[发明专利]一种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2340.6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2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彩芬;董志;杜建红;李洪伟;万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M11/14 | 分类号: | B62M11/14;B62K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
背景技术
低碳环保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主题,在出行方面,由于道路条件的改善,自行车轻便的优势正逐渐凸显。但以往的自行车存在着速度低和持久使用造成腰部肌肉过于僵硬的缺陷,而现有的躺式自行车存在着视线较低,转向时方向不易把握的问题,难于更好地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自行车速度低和长时间使用后不舒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和车身骨架,所述前轮上设有踏板,所述踏板与所述前轮之间通过传动单元连接,所述传动单元包括:棘轮、中心轮、行星架、太阳轮,所述棘轮用于防止所述前轮反方向运动,所述中心轮、行星架、太阳轮用于所述踏板向所述前轮传递力矩;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分别设于所述车身骨架的前后两端。
优选的,所述自行车还包括倚靠板,所述倚靠板位于所述车身骨架上,且与地面呈60°~80°夹角。
优选的,所述后轮直径大于前轮。
优选的,所述后轮与所述车身骨架通过导向管连接,所述导向管上设有减震弹簧。
本发明的自行车采用行星轮机构来传递动力,较于以往而言,有着传动比大,不易脱落的优势。采用大的后轮,有助于削弱因马路不平而引起的部分震动,设置支架弹簧的则对振动起到阻尼的作用,有效提高驾驶时的舒适性。选用小的前轮,则能有效改善转向不足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自行车的前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自行车的传动单元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的自行车的棘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自行车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前轮1、后轮2和车身骨架3,前轮1上设有踏板4,踏板4与前轮1之间通过传动单元连接,传动单元包括:棘轮5、中心轮6、行星架7、太阳轮8,棘轮5用于防止前轮1反方向运动,中心轮6、行星架7、太阳轮8用于踏板4向前轮1传递力矩,通过改变太阳轮8与中心轮6齿数的比值,可以改变机构的传动比。对于经常使用的且要求速度高的人群,可以选择齿数比较大的一类,而对于休闲人群,选购比值较小的一类较为适合。
前轮1和后轮2分别设于车身骨架3的前后两端,且后轮2直径大于前轮1。后轮2与车身骨架3通过导向管9连接,9导向管上设有减震弹簧10。
为了在骑车时更加舒适,自行车还包括倚靠板11,倚靠板11位于车身骨架3上,且与地面呈60°~80°夹角,骑车者可在汽车时依靠在倚靠板11上,减轻肌肉疲劳。
本发明的自行车采用行星轮机构来传递动力,较于以往而言,有着传动比大,不易脱落的优势。采用大的后轮,有助于削弱因马路不平而引起的部分震动,设置支架弹簧的则对振动起到阻尼的作用,有效提高驾驶时的舒适性。选用小的前轮,则能有效改善转向不足的状况。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2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纸板切割机的刀砧
- 下一篇:一种轴承加工用支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