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排量机油泵调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2488.X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7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白广松;袁爽;由毅;沈源;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04 | 分类号: | F16N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排量 机油 调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排量机油泵,特别涉及一种可变排量机油泵调控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内燃机采用的机油泵普遍为定排量的机油泵,其机油流量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关系,该种机油泵的流量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不断增加。对于某一款特定的内燃机,设计人员通常会在最恶劣的工况下选用大排量的机油泵,即机油泵在确定转排量后与发动机低转速对应,这样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机油泵排量随之升高。这样做有一些缺点:即发动机一些零件的润滑并非是需要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而一直增加润滑油,这样做会使发动机油道内油压增加,摩擦部位油量增加,温度过低,影响润滑效果,同时使摩擦损失增加。
目前也有一些可变排量的机油泵出现,其中多数调控机构结构复杂或者为电器件,给发动机带来负载。如专利“可变输出转子泵”(授权公告号:CN1766337A)专利中所述结构,包括内外从动和驱动转子,以及可在安装在泵体内的圆形的孔内部选装的环形输出控制环,以改变从泵的进口传递到泵的出口的工作液体的数量。此结构虽然可以改变机油泵的排量,但是此结构需要安装产生压力信号的油压传感器,并且需要安装与油压传感器连接工作的控制器,其通过压力信号的函数来操作控制机油泵的流量。这样的结构过于复杂而且电子元件过多也造成发动机负荷过高及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排量机油泵调控机构,该机油泵调控机构可控制机油泵的排量的改变,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耗能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变排量机油泵调控机构,包括传动轴、由传动轴依次串接连接的外转子、内转子、推板以及平衡块导向板、安装在平衡块导向板侧边的两组平衡块、铆钉、摇臂和销轴,
所述外转子与内转子啮合连接;
所述推板包括推板本体、位于所述推板本体外边缘上的至少两组推板限位块、位于所述推板本体上的油腔界限以及位于所述推板本体中心位置处安装孔,所述油腔界限分隔所述机油为高压油区和低压油区,所述推板经由所述推板限位块与外围固定;
所述平衡块导向板包括导向板、设置在导向板上的铆钉孔以及位于导向板中心位置处沿轴向凸起设置的导向孔,所述平衡块导向板随传动轴旋转的同时沿传动轴轴向移动;
所述平衡块包括平衡块本体、设置于所述平衡块本体上竖向设置的至少一条行程槽以及位于平衡块本体侧边上的轴向设置的至少一耳板安装孔,所述两组平衡块关于所述导向孔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平衡块处的行程槽与所述平衡块导向板上的铆钉孔经由铆钉连接,平衡块经由铆钉与行程槽朝远离平衡块导向板中心方向移动;
所述传动轴包括位于一侧的外花键以及位于另一侧的导向传动杆,所述导向传动杆的末端处设有至少一销轴孔,所述导向传动杆依次穿过外转子与内转子的安装孔、推板的安装孔以及平衡块导向板的导向孔,所述销轴安装于所述销轴孔中,所述销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摇臂与所述平衡块上的耳板安装孔连接。
所述平衡块本体为L型结构,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平衡板与第二平衡板,所述L型结构的平衡块本体上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行程槽与第二行程槽以及一耳板安装孔,所述第一行程槽与所述耳板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平衡板上,且所述耳板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平衡板尾端的内侧边缘处,轴向凸起设置,所述第二行程槽位于所述第二平衡板上。
所述导向板上对应所述两组平衡块上的第一行程槽与第二行程槽分别设有四组铆钉孔。
所述传动轴对应所述耳板安装孔设有一组销轴孔。
所述第一平衡板为矩形板,所述第二平衡板为半月形板。
所述摇臂一端设有销轴孔,另一端设有销钉孔,所述摇臂经由销钉孔及销钉与平衡块上的耳板连接,经由销轴孔安装于销轴上。
所述推板为圆环形结构,设有两组限位块,所述两组限位块位于所述圆形推板的外边缘上,且180度对称设置。
所述油腔界限包括圆环板以及两组扇面形板,所述两组扇面形板设于所述圆环板边缘上,呈180度对称设置,所述圆环板圆形到所述扇面型板外边缘的距离与推板的半径相等,所述两组限位块位于所述扇面形板的中心线上。
所述导向传动杆为扁方型传动杆。
对应所述扁方型导向传动杆,导向孔为扁方型孔。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24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