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油加氢转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2927.7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0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军;董明;侯焕娣;达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油 加氢 转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质烃油原料改质组合工艺,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将临氢热裂化、蒸馏及固定床加氢裂化工艺集成来转化重质原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开采原油的不断变重、市场对轻质燃料油需求不断增加以及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各炼厂对渣油轻质化技术越来越关注。渣油轻质化方法有热加工和催化加工两大类。
CN101463267A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减粘裂化来加工重油,实现重油轻质化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减粘原料先进行减压蒸馏得到重馏分油和>540℃的减压渣油,接着将重循环油先进行减粘裂化然后将其与>540℃减压渣油在分馏塔底混合,混合物料再进行减粘裂化。该方法可以提高减粘裂化转化率,提高减粘渣油的黏度和安定性,但重油轻质转化率较低,仅为10~30%。专利CN101724450A公开了一种供氢剂和渣油混合后在压力15~40MPa、温度300~500℃条件下共处理0.2~5小时的改质方法,该方法中供氢溶剂可以给重油中结焦前身物的裂解反应提供氢,防止其结焦;可以处理劣质原料,且生焦率较低。
热加工具有原料适应性强的优点,但其重油裂化转化率低,轻质油收率低。催化加工利用催化剂降低裂化反应活化能,提高裂化反应速率,提高重油裂化转化率和轻质油收率。CN101993723A公开了一种劣质重油改质方法和装置,其依托催化裂化装置,设置劣质重油改质反应器,利用积炭待生催化剂作为热载体形成流化态的劣质重油改质工艺,该工艺可以提高重油转化过程轻质油收率,但其只适合低重金属(Ni+V)含量的劣质重油原料的二次加工。US5300212公开了一种劣质重油加氢改质工艺方法,该方法是重油原料、氢气及催化剂在两个反应器内实现转化,具体方法是原料油和磷酸钼为前躯体的分散型催化剂先进入第一个浆态床加氢反应器,在343~482℃、50~5000psi条件下进行转化反应,反应产物经分离后进入第二个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在343~399℃、800~4000psi、负载型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转化,反应产物进入蒸馏塔,得到<524℃馏分和>524℃馏分,其中<524℃馏分作为产品,>524℃重馏分循环回第二个反应器。该工艺方法可实现劣质重油的改质,但该方法第一个反应器采用分散型催化剂,第二个反应器采用负载型催化剂,第一个反应器带出的催化剂颗粒容易堵塞第二个反应器重负载型催化剂的孔道或覆盖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引起催化剂的失活,影响整个过程的操作周期。
重油体系结构、组成非常复杂,其不同结构单元、不同组分轻质化路径及需要的反应条件不同,对于较易转化组分如含有长链烷基、环烷基结构的组分只发生裂化反应即可实现轻质化;而对于芳环结构,尤其是稠环芳烃则需要芳环先饱和再裂化才可以实现芳环数的减少、稠环芳烃的轻质化。因此,如果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必然难以达到较佳的改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重油各种组分转化性质不同,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双反应区的重油临氢热裂化与加氢裂化结合的方法增产轻质馏分油。
一种重质烃油加氢转化方法,包括,(1)存在氢气、存在或不存在临氢热裂化催化剂的条件下,重油进入第一反应器,在热裂化条件下进行临氢热裂化反应;(2)将第一反应器的反应产物分离为轻馏分油、重馏分油和渣油;(3)渣油与临氢热裂化催化剂、氢气进入第二反应器,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临氢热裂化反应;(4)第二反应器反应产物分离得到轻馏分油、重馏分油和渣油,渣油循环回第二反应器;(5)所述重馏分油进入固定床反应器,与加氢裂化催化剂接触,在加氢裂化条件下进行加氢裂化反应得到轻质油;其中第二反应器的反应温度比第一反应器的反应温度低5~50℃;优选第二反应器的压力比第一反应器高2~13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2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