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断路器联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3761.0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8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张干;竺勇;曹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长征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20 | 分类号: | H01H9/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联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联锁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采用两路电源供电的配电柜和联络柜三锁型联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很多重要的供电场所都已经采用两路电源(两个配电柜+联络柜)进行供电,传统的联锁方式为“三锁两钥匙”的联锁结构,也就是三台断路器只配两把钥匙,两把钥匙同时插上才能保证其中的两个断路器同时通,另一个为断,但类似的联锁结构只是简单的机械操作,存在以下缺点:一是转换需要时间较长,不能实现配电系统的智能“自投自复”切换,完全不适应当前供电系统的发展要求;二是在配电柜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容易因钥匙混乱而造成误操作;三是因为采用两联锁结构,使得可靠连接距离只有1.5米,已经不能满足很多场所的需要。为此,本公司针对现有情况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联锁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智能“自投自复”功能,转换时间较短,可靠连接距离增加的断路器联锁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联锁机构,包括主电源的断路器一、联络柜的断路器二、备用电源的断路器三,还包括与三个断路器相对应的联锁机构一、联锁机构二、联锁机构三,所述的联锁机构一、联锁机构二、联锁机构三均包括前盖板、后盖板、顶板、底板、第一弯板、第二弯板、第三弯板、第四弯板,所述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的下端与设于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的杠杆的一端连接,第三弯板和第四弯板的下端分别通过一拉簧与底板连接;
还包括一端设有拉簧的第一缆绳、第二缆绳、第三缆绳、第四缆绳、第五缆绳、第六缆绳,所述第一缆绳、第二缆绳的拉簧端穿过联锁机构一的顶板与其内部的第一弯板、第二弯板连接,第一缆绳的另一端穿过联锁机构二的顶板与其内部的第三弯板连接,第二缆绳的另一端穿过联锁机构三的顶板与其内部的第四弯板连接,第三缆绳的拉簧端穿过联锁机构二的顶板与其内部的第一弯板连接,另一端穿过联锁机构一的顶板与其内部的第三弯板连接,第四缆绳的拉簧端穿过联锁机构三的顶板与其内部的第二弯板连接,另一端穿过联锁机构一的顶板与其内部的第四弯板连接,第五缆绳的拉簧端穿过联锁机构二的顶板与其内部的第二弯板连接,另一端穿过联锁机构三的顶板与其内部的第三弯板连接,第六缆绳的拉簧端穿过联锁机构三的顶板与其内部的第一弯板连接,另一端穿过联锁机构二的顶板与其内部的第四弯板连接;
联锁机构一、联锁机构二、联锁机构三内部的第三弯板和第四弯板之间均连接有联锁件,前盖板的中部设有纵向的条形通孔,与条形通孔对应设有顶轴,顶轴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后盖板,另一端穿过联锁件和条形通孔由联锁件支撑;
在断路器一、断路器二、断路器三的左侧板的分闸机构下方设有顶板,顶板通过轴与设于断路器右侧板和最右侧板之间的转板连接,断路器一、断路器二、断路器三的开关主轴与转板之间通过扭簧连接,开关主轴通过连接板与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与设于断路器最右侧板上的联锁机构内的杠杆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间通过压板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缆绳、第二缆绳、第三缆绳、第四缆绳、第五缆绳、第六缆绳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一封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通过三台联锁机构之间的配合,本联锁装置用于智能供电系统中,能实现智能“自投自复”功能;②通过缆绳的结构设计,保证只有两台断路器同时合闸,在没有误操作的可能下,可靠连接距离增加到3米,同时切换投入时间能在0~30s内可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独一个联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去掉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断路器上部与联锁机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缆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断路器一;2、断路器二;3、断路器三;4、联锁机构一;5、联锁机构二;6、联锁机构三;7、前盖板;8、后盖板;9、顶板;10、底板;11、第一缆绳;12第二缆绳;13、第三缆绳;14、第四缆绳;15、第一弯板;16、杠杆;17、连接轴;18、压板;19、联锁件;20、顶轴;21、左侧板;22、右侧板;23、最右侧板;24、开关主轴;25、连接板;26、转板;27、顶板;28、第五缆绳;29、第六缆绳;30、第二弯板;31、第三弯板;32、第四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长征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遵义长征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3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