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力热管式金属泡沫平板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4794.7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8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徐会金;黄善波;段欣悦;王富强;徐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热管 金属 泡沫 平板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换热器,具体涉及一种重力热管式金属泡沫平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曾对金属泡沫内流动和换热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其具有高通透性(孔隙率通常>85%)、很大的换热比表面积、高导热性能、良好的流体混合能力,是一种良好的强化传热材料(见[文献1] [文献1: Xu HJ, Qu ZG, Tao WQ. Thermal transport analysis in parallel-plate channel filled with open-celled metallic foam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11, 38(7): 868-873]),而其良好力学性能和轻质的特点,使得金属泡沫适于做具有良好可设计性的换热装置,如换热器、散热器、重整器、热管吸液芯、电子器件温控装置等。[文献2][文献2: Lu W, Zhao CY, Tassou SA. Thermal analysis on metal-foam filled heat exchangers. Part I: Metal-foam filled pip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06, 49(15-16): 2751-2761]的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泡沫通道的换热性能远优于光通道。在换热器领域,金属泡沫的换热性能优于带肋片的换热器(见[文献3] [文献3 : Zhao CY, Lu W, Tassou SA. Thermal analysis on metal-foam filled heat exchangers. Part II: Tube heat exchang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06, 49(15-16):2762-2770])。 [文献4] [文献4:赵长颖,杜艳平,李增耀。一种套管式金属泡沫换热器,专利申请号:200610104597.X]曾经提出了一种满填充金属泡沫套管式换热器。需要指出的是,发明申请人在其博士论文中[文献5] [文献5: 徐会金. 金属泡沫内局部非热平衡传热特性研究. 博士论文,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对金属泡沫套管换热器进行了整场数值模拟,发现金属泡沫换热器的具有优良的换热性能和较为均匀的温度场,但是金属泡沫换热器的压降极大,甚至超出了一般工程应用可接受的范围,只有在高孔隙率时其压降才较低。然而,在压降较低的高孔隙率情况下,由于泡沫导热能力变差,因此换热器效能相对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换热器隔板两侧流体温差大,换热器效能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重力热管式金属泡沫平板换热器。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一种重力热管式金属泡沫平板换热器包括隔板、金属泡沫、多个重力热管、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
所述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围合形成矩形框架结构,隔板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隔板、顶板和底板均水平设置,隔板的前后侧面连接在两个侧板上,隔板与顶板之间形成低温流体通道,隔板与底板之间形成高温流体通道,低温流体通道和高温流体通道内均烧结有金属泡沫,隔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重力热管垂直于隔板设置,重力热管的中段焊接在安装孔上,重力热管的冷凝端位于低温流体通道内,重力热管的蒸发端位于高温流体通道内,低温流体通道内温度高于高温流体通道内温度。
优选的:所述金属泡沫的材料为铜泡沫、铝泡沫、镍泡沫、铁泡沫、铜合金泡沫、铝合金泡沫或镍合金泡沫。
优选的:所述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的外壁上均包裹有绝热材料。
优选的:所述绝热材料为泡沫石棉、硅酸铝纤维绝热材料、聚乙烯泡沫保温棉、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棉或酚醛泡沫保温棉。
优选的:所述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均为绝热板。
优选的:隔板至顶板的距离与隔板至底板的距离相等。如此设置,隔板两侧流体的温度差更小。
优选的:所述多个重力热管矩形阵列排布。如此设置,隔板两侧流体的温度差更小。
优选的:所述多个重力热管的布置形式为多行排布,且相邻两行交错设置。如此设置,隔板两侧流体的温度差更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4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