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向确认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25177.9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1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窦小明;杨飞;吴晓蕊;谭佳琳;刘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16 | 分类号: | H04L1/1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向 确认 数据传输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向确认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数据发送模块及数据接收回传模块组成,数据发送模块由数据生成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3遍重传模块及数据比对模块组成,数据接收回传模块由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回传3遍重传模块及数据回传模块组成;数据生成模块生成数据,并将生成的数据传输给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等待接收数据接收模块的数据接收请求,数据接收模块通过数据传输3遍重传模块向数据传输模块发送数据请求;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进行封装,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接收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对数据进行解包处理,并对数据完整性进行判断:若接收数据完整,则由数据回传模块发起数据回传;若接收数据不完整,则数据接收模块向数据发送模块发起第二次数据请求,重新接收数据;数据回传模块将接收完整的数据回传至数据发送模块的数据比对模块;数据比对模块对数据回传模块回传的数据进行解包、存储处理,并将回传数据与数据传输模块发送来的数据进行逐字节比对,比对完成并向数据回传模块发送比对结果;若数据回传模块未收到比对结果,则数据回传模块重新向数据比对模块回传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向确认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传输3遍重传模块对消息进行最多三次重发,若三次数据传输结束前,接收到数据接收模块的数据接收确认信息,则返回3遍重传成功标志字,则数据传输成功;若三次传输结束均未收到数据接收模块的数据接收确认信息,则返回3遍重传失败标志字,则数据接收模块重新向数据传输模块发送数据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向确认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回传3遍重传模块对消息进行最多三次重发,若三次回传结束前,接收到比对结果,则返回3遍重传成功标志字,则数据回传成功;若三次回传结束均未收到比对结果,则返回3遍重传失败标志字,则数据回传模块重新向数据比对模块回传数据。
4.一种基于双向确认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生成模块将生成的数据传输给数据传输模块;
(2)数据传输模块与数据发送模块之间进行数据发送;
(3)数据接收回传模块进行数据接收回传;
(4)数据比对模块将数据传输模块传输的数据和数据回传模块回传的数据进行比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向确认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数据发送的具体步骤如下:
(2.1)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生成模块传输的数据进行解算,解算完毕进行数据封装
(2.2)数据传输模块等待数据接收模块的数据接收请求
(2.3)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到数据接收模块的数据接收请求后,发送请求确认信息,并通过数据传输3遍重传模块向数据接收模块发送上述步骤(2.1)中已封装的数据
数据传输模块内向数据接收模块发送请求确认信息,数据传输模块每发送一帧数据,等待数据接收模块返回接收确认信息;若数据传输模块收到确认信息,则发送下一帧数据,直至数据发送完毕;
(2.4)若数据传输3遍重传返回传输失败标志字,则认为数据传输模块与数据接收模块断开链接,终止传输流程;数据传输模块等待重新接收数据接收模块发送的请求信息
(2.5)若数据传输3遍重传返回传输成功标志字且数据传输完毕后,数据传输模块等待数据接收模块原样返回的数据,每接收一帧数据,向数据接收模块发送接收确认信息
(2.5.1)若数据接收模块未收到完整数据,则终止发送流程,等待重新接收数据接收模块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
(2.5.2)若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完整数据,则通过数据比对模块对数据传输模块发送来的数据和数据回传模块返回的数据进行比对,并数据回传模块发送比对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51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