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力式牵索挂篮预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5319.1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8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钟启凯;周鹏华;朱海军;冯浩;刘宏林;刘中涛;李继承;张飞;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晓云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力式牵索 挂篮 预压 装置 及其 实施 方法 | ||
1.一种反力式牵索挂篮预压装置,包括用锚固件(2)锚固于已浇梁段(1)上的贝雷反力梁(4)、置于挂篮承载平台(16)上的千斤顶基座(17)以及液压千斤顶(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留孔(3)、前垫板(5)、后垫板(6)、找平层(7)、连梁(12)、垫梁(14)和止推系统(19);所述的预留孔(3)在已浇梁段(1)浇筑之前进行预留;所述的贝雷反力梁(4)通过锚固件(2)和连梁(12)锚固在已浇梁段(1)的预留孔(3)处,前端千斤顶(18)位置处设置垫梁(14);所述的千斤顶基座(17)和千斤顶(18)置于挂篮承载平台(16)上的待浇梁段(15)处;所述的止推系统(19)为牵索挂篮的组成部分,顶端固定在已浇梁段(1)上,底部连接挂篮承载平台(16),承受斜拉索的水平分力;所述的挂篮承载平台(16)为牵索挂篮的组成部分,通过牵索挂篮自身的后吊杆(9)和前吊杆(10)悬吊于已浇梁段(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力式牵索挂篮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千斤顶(18)的布置位置及数量是根据规范或设计要求的最重节段的斜拉桥箱梁重量的预压荷载按效应等效的原则进行计算确定;所述的贝雷反力梁(4)及锚固件(2)的布置位置、数量是根据千斤顶(18)施加最大荷载及已浇梁段(1)的预应力波纹管的位置计算确定;所述的千斤顶基座(17)的位置根据千斤顶(18)的位置布置在挂篮承载平台(16)上,千斤顶基座(17)的布设形式是根据挂篮承载平台(16)的形式、斜拉桥箱梁截面高度和千斤顶(18)的施加的最大荷载计算确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力式牵索挂篮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已浇梁段(1)混凝土终凝后,在贝雷反力梁(4)与已浇梁段(1)接触的前后位置处安装前垫板(5)和后垫板(6),并采用找平层(7)将已浇梁段(1)的横坡找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力式牵索挂篮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层(7)采用钢制垫板、抗压板材、混凝土或砂浆制作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力式牵索挂篮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贝雷反力梁(4)采用贝雷片用贝雷支撑架(13)连成一组的梁,贝雷支撑架(13)宽度与贝雷片布置情况相适应。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力式牵索挂篮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一支挂篮对称预压采用的千斤顶(18)均受一个液压油泵控制。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力式牵索挂篮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梁(12)为钢制连梁,连梁(12)在锚固件(2)受力处加焊钢制加劲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力式牵索挂篮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梁(14)为钢制垫梁,垫梁(14)用手拉葫芦或“U”卡固定于贝雷反力梁(4)上,在千斤顶(18)顶升位置处加焊钢制加劲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力式牵索挂篮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千斤顶基座(17)为钢制千斤顶基座,使施加的预压荷载均匀的传至挂篮承载平台(16)的承重梁体上。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力式牵索挂篮预压装置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已浇梁段混凝土浇筑前,按照计算确定的贝雷梁锚固件的位置在已浇梁段预先埋设预留孔,并在混凝土终凝后铺设前后垫板,采用找平层将此位置处的梁面横坡找平;
(2)挂篮行走到预定位置,并提升到位,安装贝雷反力梁,将贝雷反力梁用锚固件和连梁锚固在已浇梁段上,组成贝雷反力梁的贝雷片用贝雷支撑架连接成为一组,并在贝雷反力梁前端千斤顶顶升位置处布置垫梁;
(3)安装待浇节段斜拉索,在挂篮承载平台千斤顶位置处安装千斤顶基座,并安放千斤顶;
(4)检查挂篮止推系统及反力式牵索挂篮预压装置,测量牵索挂篮预压前各测点的初始标高;
(5)按照同步、对称、分级加载、卸载,在各级加载卸载稳定后,对各观测点的高程进行测量并校核数据,预压完毕后拆除牵索挂篮预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53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