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阀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5535.6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8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金赛克;王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和嘉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54 | 分类号: | B65D9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高文迪 |
地址: | 3251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在低温环境下可自行加热的海底阀。
背景技术
海底阀是一种安装在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金属常压罐体装卸口的安全阀门。海底阀通常安装在储罐车的储罐底部,用来从储罐底部装油,装油时,通过从驱动气缸运动顶开阀瓣,将海底阀打开,油从介质通道进入到阀腔,再从阀腔进入到储罐,从而完成进油的过程;卸油时也按照该原理进行。
而现有的储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常常在低温的环境下进行工作,而液体的介质会在低温的环境下凝固,液体凝固后封闭海底阀,而当海底阀运用于油罐车时,油凝固后封闭海底阀,当该油罐车运至目的地时,从而难于完成卸油的工作,而想要在该环境下顺利完成卸油的工作,必须得采用外物将海底阀进行加热,利用海底阀将热量传递给阀腔内的液体,从而造成操作繁琐,且该中加热方式热能利用率不高,耗能严重,最后在特殊情况下还难寻找外物对海底阀进行加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加热、操作简单且热能利用率较高的海底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海底阀,包括阀体及阀瓣,所述的阀体内部设置有阀腔,该阀腔内设置有流体通道口,阀瓣位于流体通道口处设置,且阀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驱动气缸,还包括有加热系统,该加热系统包括电加热体及与电加热体电连接的插头,该电加热体设置与阀腔的侧壁上,插头连接于阀体的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对电加热体进行加热,操作简便,且从阀腔内将凝固的液体加热融化,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且该结构的海底阀,可在卸油前预先对海底阀进行加热,避免了需要卸油时再对海底阀进行加热,缩短了卸油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电加热体靠近阀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海底阀在低温情况下,阀瓣处的油最易凝固,而将电加热体安装于靠近阀瓣处,从而从源头上进行融化,使凝固的油融化更加彻底,且在该处将油融化,避免了阀瓣的在工作前不会被油凝固后结冻成一体的情况存在,保护了阀瓣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密封套及加热套,所述的密封套与加热套连接,该密封套与加热套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电加热体容置腔,电加热体位于该容置腔内,且加热套固定与阀腔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电加热体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电加热体在使用过程中被油中的杂质吸附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电加热体的加热效果。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电加热体为PTC恒温加热材料,该电加热体为环状,且该电加热体位于流体通道口处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且电加热体设置为环状置于流体通道口处,有效的保证了该处的油最先被融化,杜绝了阀瓣的在工作前被油凝固后结冻成一体的情况发生,结构布局最合理。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气缸的缸体上还设置有应急放气口,该应急放气口处连接有堵头,该堵头为高温下可融化的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罐车在卸油情况下时,若海底阀处发生火灾的情况,堵头处的温度达到了堵头的融化温度时,该堵头融化,驱动气缸的缸体内的气体被排出,此时,阀瓣关闭,从而海底阀整体关闭,避免了储罐车内的油接触火苗的情况存在,有效的控制了灾情的发生,提高了海底阀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切断槽,该切断槽位于相对流体通道口的外壁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罐车底部受到强力碰撞时,海底阀的切断槽将自动断裂,使得储罐与储罐车底部管路分离,成为独立封闭的罐体,从而防止罐内液体外泄,大大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电气控制系统,该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保险丝、手动开关及温控开关,该保险丝、手动开关及温控开关依次串联构成主控回路,该主控回路还与电加热体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手动开关及温控开关来控制电加热体的工作状态,可通过手动开关实现人为控制,且温控开关可对电加热体实现智能化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和嘉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恒和嘉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55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的化合物半导体及其用途
- 下一篇:消防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