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变汽车重心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5931.9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2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迹;马芳武;杨国斌;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7/04 | 分类号: | B62D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郭海彬;薛峰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变 汽车 重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汽车上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变汽车重心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第一大市场,正在进入汽车社会。汽车的安全性、经济性、动力性和舒适性开始成为消费者购车前最关心的四个方面。提高汽车的安全性、经济性、动力性和舒适性也成为汽车厂家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方法。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加减速会造成车头的下沉或抬升,高速转弯时会造成车身侧倾,这严重影响了乘坐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提高乘坐舒适性的装置。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变汽车重心的装置,包括:
配重块,通过竖向设置的转轴连接于汽车上;
电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来带动所述配重块摆动;
胎压检测模块,与汽车的各轮胎连接来检测所述各轮胎的胎压;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运转;实时接收各轮胎的所述胎压,并计算在时间t内各所述胎压的变化;若在时间t内,左前轮胎和右前轮胎的胎压同时减小,则控制所述配重块向前摆动;若在时间t内,左后轮胎和右后轮胎的胎压同时减小,则控制所述配重块向后摆动;若在时间t内,左前轮胎和左后轮胎的胎压同时减小,则控制所述配重块向左摆动;若在时间t内,右前轮胎和右后轮胎的胎压同时减小,则控制所述配重块向右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整体呈扇形。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靠近转轴部分呈中空状。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由依次布置于车底上的第一配重块、第二配重块和第三配重块组成;
其中,所述第一配重块和所述第三配重块的质量均小于所述第二配重块的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重块通过位于左前轮胎和右前轮胎之间的第一转轴连接于所述汽车上;
所述第三配重块通过位于左后轮胎和右后轮胎之间的第三转轴连接于所述汽车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为ECU。
本发明能根据各轮胎的胎压来调整配重块的摆动方向,通过调整配重块的摆动方向来改变汽车的重心。这样可以减少或消除胎压的变化,从而减少或消除加减速而致车头的下沉或抬升及高速转弯时车身的侧倾。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配重块整体呈扇形,从而配重块的重心靠近配重块的外侧,这样的设计能够增加配重块改变汽车的重心的作用。并且,所述配重块靠近转轴部分呈中空状,更进一步增加了配重块改变汽车的重心的作用。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改变汽车重心的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车底,11-左前轮胎,12-右前轮胎,13-左后轮胎,14-右后轮胎;
21-第一配重块,22-第二配重块,23-第三配重块;
30-电机;
40-转轴,41-第一转轴,43-第三转轴;
50-控制模块;
X-汽车纵向,Y-汽车横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改变汽车重心的装置的示意图。一种改变汽车重心的装置,包括配重块、电机30、胎压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
其中,配重块通过竖向设置的转轴40连接于汽车上。在图1中,所述竖向是指垂直于汽车纵向X和汽车横向Y的方向。
其中,电机30,例如通过电机30的驱动轴与转轴40相连来驱动所述转轴40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配重块摆动;
胎压检测模块,与汽车的各轮胎连接来检测所述各轮胎的胎压;
控制模块50,控制所述电机30运转;且,所述控制模块50实时接收各轮胎的所述胎压,并计算在时间t内各所述胎压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59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