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救生球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6050.9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7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谭杰强;谷化雨;何晓超;胡家群;顾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00 | 分类号: | A62B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球,适用于紧急避险的设备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这几年我们国家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火灾和地震时对于高楼的住户来说缺乏必要的逃生工具,因此,开发一种可以用于高空使用的救生装置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救生球。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救生球,包括呈同心圆的内球、外球,上述内球、外球为空心球,并且均设置有打气孔,上述内球和外球之间连接有至少四根弹性连接条,上述外球和内球均设置有可打开关闭的通口,上述外球和内球的通口之间设置有筒状的通道。
进一步地,上述救生球还包括多个安全气囊,上述安全气囊均匀铺设固定在上述外球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上述内球内表面固定有安全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作为一件救生工具,救生球具有实用性,便携性,多功能性,为使用者在灾害发生时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自救手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案例救生球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施案例救生球的剖视示意图,本发明,救生球,包括呈同心圆的内球1、外球2、安全气囊7,内球1、外球2为空心球,并且均设置有打气孔(图中未显示),内球和外球之间连接有至少四根弹性连接条3,外球2和内球1均设置有可打开关闭的通口分别为通口4、通口5,两个通口之间设置有筒状的通道6。
安全气囊7均匀铺设固定在外球2的外表面,内球1内表面固定有安全带8。
当使用时,先通过内球1和外球2的打气孔将内球1和外球2充满气体,然后使用者通过通口4、通道6、通口5进入内球1内,系上安全带8,然后在内部推动内球1带动救生球从高空掉落,在高空降落时,由于救生球受到空气阻力,能适当减缓下落时产生的高速。在触地的一瞬间,由于产生强烈冲击,外球2的安全气囊7迅速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减缓着陆速度。内球1和外球2之间充斥气体作为缓冲,并且有很多弹性系数较大弹性连接条3均匀连接着内球1和外球2,在着地的一瞬间,能得到足够的缓冲,配合受安全气囊7的减压时,同样也不会受到伤害。
本发明,救生球,作为一件救生工具,具有实用性,便携性,多功能性,为使用者在灾害发生时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自救手段。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60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