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指尖温度变化的血管内皮功能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6257.6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6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群;陈军;刘星;张佳泳;朱滨;梁召云;张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14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指尖 温度 变化 血管 内皮 功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指尖温度变化的血管内皮功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心血管病变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动脉内皮功能障碍、动脉硬度增加,到动脉壁出现肉眼可见的脂质条纹、粥样斑块,到最后造成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引起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大约需要十几年至数十年的时间。心血管疾病是—种生活方式疾病,绝大多数与遗传无关,而是由后天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其中,快速的生活节奏、高脂肪摄入量、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精神紧张等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展早期预防诊断,及早进行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已逐渐成为临床工作者的共识。在过去的50年里,有超过200个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被报道,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内皮功能障碍、吸烟酗酒、糖尿病、运动缺乏、肥胖等。其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近十多年来被医学界认为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都已说明了内皮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有高度的相关性。血管内皮(Endothelium)是覆盖在血管内腔上的单层扁平细胞,具有调节血管张力、控制血管生长、修复管壁炎症、隔离血液等多种生理功能。由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仍具有可恢复性,因此对血管内皮功能进行评估和治疗已成为医学界开展心血管疾病预防工作的主要措施。目前临床上对血管内皮功能进行诊断的方法主要包括:血管造影、肱动脉血流介导(FMD)下的血管直径检测及外周动脉张力指数(Peripheral artery tone,PAT)检测、内皮活性因子检测等。
血管造影技术是利用成像设备检测血管对激动剂的反应来判断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健康的内皮细胞受到乙酰胆碱刺激会扩张血管,而当内皮细胞功能失调时,则会抑制血管舒张。
肱动脉血流介导下的血管直径检测及外周动脉张力指数(PAT)检测方法是利用血流介导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效应的强弱来判断血管内皮功能的健康状态,前者用超声影像设备测量血管直径变化;后者通过测量手指外周血管张力来间接评估血管直径的变化,如果内皮细胞受损,则血流介导下的血管舒张效应会变弱。目前以色列Itamar Medical公司已成功开发了基于PAT指数的无创内皮功能诊断系统,该设备需要进口,价格昂贵,难以在家庭及基层医院推广。
内皮活性因子检测是通过抽取测试者的血液,在实验室分析血液中的活性成分来判断血管内皮功能的健康状况。内皮细胞在不同状态下会分泌不同的活性物质,对应不同的病症。目前临床上已发现的内皮源性血管活性因子已达20种以上。
上述检测方法都存在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复杂、检测成本高、长期监测对人体损害大等因素,只能在医院的环境下,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无法满足广大亚临床患者进行日常自我监测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监测成本,简化操作流程,可为家庭及基层医院开展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的基于指尖温度变化的血管内皮功能检测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指尖温度变化的血管内皮功能检测装置,包括设有主控电路板的设备主机和由设备主机引出且与主控电路板接通的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包括控制肱动脉血流导通的阻血模块、测量指尖温度变化的温度测量模块和测量指尖血氧含量的血氧饱和度测量模块。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阻血模块包括压力袖带、向压力袖带内充气且与主控电路板接通的气泵以及与主控电路板接通并控制压力袖带内气体排出的泄压阀。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阻血模块还包括与主控电路板接通的血压计和测量压力袖带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温度测量模块包括手指固定架和与主控电路板接通的第一温度探头。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与主控电路板接通的修正温度测量模块,修正温度测量模块包括测量未阻断血流指尖温度的第二温度探头和测量环境温度的第三温度探头。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血氧饱和度测量模块包括均与主控电路板接通的血氧探头和脉搏模拟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设备主机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输入按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6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定位车辆的技术
- 下一篇:增压涡轮复合混合发动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