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水配制的钻探护壁泥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7389.0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5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坤;杨鸿根;陈永年;樊杰;刘学为;潘国辉;陈三星;刘文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14 | 分类号: | C09K8/14;C09K8/46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06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配制 钻探 护壁 泥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海水配制的钻探护壁泥浆。
背景技术
目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时的泥浆配制主要采用淡水作为水源基础,但海上钻探时淡水获取不易,以致勘察成本过高。如果采用海水按淡水的配置方法直接配置泥浆则稠度和维持时间短,不能达到钻探的实用要求。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海水作为水源的泥浆配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海水配制的钻探护壁泥浆,采用海水与泥浆处理剂和陶土粉混合成护壁泥浆,达到钻探的实用要求,实现海水作为水源的泥浆配制,较好地解决了泥浆的稠度和维持时间,有效防止钻探时砂土的塌孔现象发生,配制所需原材料易得,不污染环境,生产成本低,尤其适合海上钻探的泥浆配制,是一种很有工业使用价值的泥浆配制工艺。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水配制的钻探护壁泥浆,其特点是该泥浆按下述组分混合而成,所述物质按重量计:
海水: 800~1000
淡水: 1
碳酸钠(NaCO3): 5
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 13
磷酸盐: 3.0~4.0
陶土粉: 160~420
所述泥浆按组分混合为先将磷酸盐溶于淡水均匀搅拌成淡水混合液、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和碳酸钠(NaCO3)溶于海水均匀搅拌成海水混合液,然后将两混合液缓缓倒入陶土粉,不断搅拌直至泥浆形成。
所述磷酸盐为六偏磷酸钠或三聚磷酸钠。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海水取代淡水配制钻探护壁泥浆的特点,较好地解决了泥浆的稠度和维持时间,有效防止钻探时砂土的塌孔现象发生,所需原材料易得,不污染环境,生产成本低,尤其适合海上钻探的泥浆配制,是一种很有工业使用价值的泥浆配制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取3.3公斤六偏磷酸钠溶于1公斤淡水中,适当加温,使其完全溶解后冷却到低于40℃;取5.0公斤碳酸钠(NaCO3)和13公斤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溶于932公斤海水中均匀搅拌成海水混合液;然后将两混合液缓缓倒入167公斤陶土粉中,不断搅拌直至形成密度为1.10kg/m3的护壁泥浆。
实施例2
取3.3公斤三聚磷酸钠溶于1公斤淡水中,适当加温,使其完全溶解后冷却到低于40℃;取5.0公斤碳酸钠(NaCO3)和13公斤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溶于899公斤海水中均匀搅拌成海水混合液;然后将两混合液缓缓倒入250公斤陶土粉中,不断搅拌直至形成密度为1.15kg/m3的护壁泥浆。
实施例3
取3.2公斤六偏磷酸钠溶于1公斤淡水中,适当加温,使其完全溶解后冷却到低于40℃;取5.0公斤碳酸钠(NaCO3)和13公斤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溶于865公斤海水中均匀搅拌成海水混合液;然后将两混合液缓缓倒入334公斤陶土粉中,不断搅拌直至形成密度为1.20kg/m3的护壁泥浆。
实施例4
取3.2公斤三聚磷酸钠溶于1公斤淡水中,适当加温,使其完全溶解后冷却到低于40℃;取5.0公斤碳酸钠(NaCO3)和13公斤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溶于832公斤海水中均匀搅拌成海水混合液;然后将两混合液缓缓倒入417公斤陶土粉中,不断搅拌直至形成密度为1.25kg/m3的护壁泥浆。
以上各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7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固扩散常数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 下一篇:四氟丙烯和醇的类共沸物组合物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