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7933.1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6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邓传东;李蓉玲;毛远航;陈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2/08 | 分类号: | D01F2/08;D01D13/00;D01D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邹翠 |
地址: | 64400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敏 变色 粘胶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纤维中光敏剂含量1~10%,竹炭含量0.1~10%,氨吸收率≥5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4~5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为光敏变色竹炭粘胶长丝,干强1.6~2.5cN/dtex,干伸16~22%,干伸变异≤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为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短纤,干强2.2~3.5cN/dtex,干伸16~20%,干强变异≤18%,疵点≤2mg/10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敏剂为螺噁嗪类光敏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光敏竹炭溶液与粘胶通过静态混合器充分混合后直接送往纺丝机台纺丝,后处理得成品;所述的光敏竹炭溶液进入静态混合器的流速大于粘胶进入静态混合器的流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竹炭溶液的制备方法:先将竹炭粉添加碱、增稠剂、分散剂,分散在水中,经搅拌、研磨均匀后,得到竹炭溶液;再与光敏变色母粒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静置30~120min,使竹炭对光敏剂的吸附达到饱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敏变色母粒按重量计,光敏剂占母粒材料的20~3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无泡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盐,按重量计,加入量为1~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敏竹炭溶液中还添加有纤维素类增稠剂,按重量计,加入量为1~5%。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竹炭溶液,竹炭的粒径≦0.8μm,含碱4~6%,粘度为30~70s。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的粘度30~70 s、熟成度7~12mL、含碱4~6%、甲纤含量8~10%。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丝工序中凝固浴的组成为:硫酸100~120g/L,硫酸钠240~320g/L,硫酸锌10~15g/L,硫酸铝1~10g/L;凝固浴的温度为40~50 ℃。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丝工序的纺丝混合液温度是10~20℃。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为光敏变色竹炭粘胶长丝,工艺流程为:原液制备-纺丝-洗涤-烘干-成筒-成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工序的纺速为 70~90m/min,喷头拉伸0~-8%,紧张牵伸6~8%;烘干温度70~100℃。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为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短纤,工艺流程为:原液制备-纺丝-塑化牵伸-切断-洗涤-烘干-成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工序的纺速为 40~55m/min,总牵伸120~160%;烘干温度100~1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79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腔室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码布机的自动对边执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