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鲫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复方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8009.5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5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田海军;伦峰;林伟;彭新亮;吴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田海军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4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鲫鱼 细菌性 败血症 中药 复方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鲫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复方制剂。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水环境的逐渐恶化,病害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细菌性败血症是目前发病率最高、造成损失最大的疾病。细菌性败血症俗称暴发性出血病,是由温和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鱼类细菌性败血症是危害水产养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具有价廉、绿色、环保、无药物残留等优点,符合无公害水产养殖的要求。目前用中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败血症的研究大多是体外抑菌试验及药敏试验,只有陈学年等人做了中草药生药粉末药饵防治鲫鱼败血病的试验。对于中草药提取物添加制成药饵对鱼病的防治试验还未见报道。
所以进行了中草药复方提取液添加药饵对鲫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试验,为水产养殖生产提供防治鲫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多味中草药防治鲫鱼细菌性败血症中草药提取复方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治鲫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下列中药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制成:茵陈18-22%、地锦草18-22%、大黄18-22%、黄芩8-12%、白术8-12%、党参8-12%、板蓝根8-12%;
包括下列中药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制成:茵陈20%、地锦草20%、大黄20%、黄芩10%、白术10%、党参10%、板蓝根10%。
积极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鲫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复方制剂,该制剂由茵陈、地锦草、大黄、黄芩、白术、党参、板蓝根等七味中药原料组成。经临床鱼病防治试验及安全性评价显示其对鲫鱼细菌性败血症安全有效。
说明书附图
图1为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结果图;
图2为血清谷草转氨酶测定结果图;
图3为血清胆固醇测定结果图;
图4为血清甘油三酯测定结果图;
图5为血清总蛋白测定结果图;
图6为血清白蛋白测定结果图;
图7为血清球蛋白测定结果图;
图8为血清白球比测定结果图;
图9为血清肌酐测定结果图;
图10为血清尿素氮测定结果图;
图11为血清尿酸测定结果图;
图12为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图;
图13为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测定结果图;
图14为血液红细胞变化规律示意图;
图15为血液白细胞变化规律示意图;
图16为 血液血红蛋白变化规律示意图;
图17为白细胞中的淋巴细胞变化规律示意图;
图18为对照组血液中的粒细胞比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防治鲫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下列中药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制成:茵陈18-22%、地锦草18-22%、大黄18-22%、黄芩8-12%、白术8-12%、党参8-12%、板蓝根8-12%;
包括下列中药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制成:茵陈20%、地锦草20%、大黄20%、黄芩10%、白术10%、党参10%、板蓝根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田海军,未经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田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8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测量机高速弹射架
- 下一篇:泄放塞闷头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