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化床反应器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8619.5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7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朱丙田;侯栓弟;张久顺;武雪峰;毛安国;张哲民;田志鸿;张同旺;宋宁宁;刘凌涛;赵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8/24 | 分类号: | B01J8/24;C10G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床 反应器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化床反应器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汽油硫含量的指标正日趋严格。这就对汽油脱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反应器结构来分,目前汽油脱硫技术主要有固定床脱硫和流化床脱硫两种方法。
固定床脱硫有加氢精制和吸附脱硫两种方法,前者会因加氢过程中汽油烯烃和芳烃的饱和,造成汽油辛烷值损失,尤其是烯烃含量高的汽油深度脱硫会使汽油辛烷值损失更大;后者存在催化剂失活问题,需要催化剂频繁再生。
流化床脱硫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康菲公司开发的S-Zorb工艺,该工艺是一种反应吸附脱硫工艺,将流化床反应器和连续再生技术相结合,解决了固定床催化剂的失活问题。相对于固定床吸附脱硫,流化床脱硫具有固体颗粒和气体的混合均匀、不会造成局部飞温的优点。
现有的S-Zorb吸附脱硫技术采用流化吸附反应器,反应产物通过反应器顶部设置的粉尘过滤器离开反应器,固体颗粒则通过设置在反应器上部床层料面下方的排料管引出反应器,进入再生器和还原器中进行再生和还原。但是,在流化吸附反应器中,催化剂中细粉及颗粒长期磨损产生的细粉被扬析到流化床的沉降空间长期悬浮,使得悬浮颗粒没有机会返回到流化床密相床层,也不能排出反应器,长期下来则影响着装置的稳定运行。
为消除流化床反应器中催化剂床层上部稀相空间颗粒长期悬浮及气固分离问题,传统流化床反应器在顶部设置旋风分离器来回收固体颗粒。但一般旋风分离器要求进入旋风分离器的气速在15-25m/s的范围内,高入口气速固然有利于提高气固效率,但会增加颗粒的磨损。而汽油吸附脱硫所用催化剂机械强度较低,如果在流化吸附反应器中设置传统的旋风分离器,则因入口气速较大,会加剧催化剂颗粒的磨损,进而大大提高装置的运行成本。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吸附脱硫反应器,该反应器不仅能够实现吸附脱硫,而且能够将反应器中形成的催化剂细粉及时移出反应体系,减少反应器沉降区中悬浮的催化剂颗粒的量,同时不会加剧催化剂颗粒的磨损,实现装置的稳定、长周期运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吸附脱硫流化床反应器存在的催化剂细粉在流化床反应器的沉降空间长期悬浮,影响装置运行稳定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流化床反应器,该流化床反应器能够及时将催化剂细粉移出反应体系,减少反应器沉降区中悬浮的催化剂颗粒的量,并且不会加剧催化剂颗粒的磨损,实现装置的稳定、长周期运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化床反应器,该流化床反应器包括密封的反应器主体、至少一个旋流式气固分离器和导气管;
所述反应器主体的内部空间自下而上包括反应区和沉降区;
所述旋流式气固分离器的主体为顶部密封的中空结构,其内部空间自上而下包括直筒区和锥体区,所述旋流式气固分离器的主体设置在所述沉降区中,所述旋流式气固分离器的出料口位于所述锥体区的底部并向下延伸至所述反应区中,所述导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直筒区中,所述导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外部;
其中,所述直筒区的上部沿切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进风通道,所述导向进风通道的轮廓线为螺旋曲线。
本发明还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流化床反应器在含硫烃原料吸附脱硫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流化床反应器能够有效降低沉降空间中催化剂细粉的悬浮浓度,并及时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催化剂细粉移出反应系统,避免催化剂细粉在流化床反应器中的累积,使得流化床反应器能够稳定长周期运转,从而获得良好且稳定的反应效果。
并且,本发明的流化床反应器中使用的旋流式气固分离器对催化剂颗粒的磨损小,特别是在用作吸附脱硫的反应器时,能够明显降低催化剂的消耗量,从而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流化床反应器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2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流化床反应器中使用的旋流式气固分离器。
图3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流化床反应器中使用的旋流式气固分离器的导向进风通道。
图4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流化床反应器中使用的旋流式气固分离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图5为图4所述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6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流化床反应器中的内构件。
图7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流化床反应器中内构件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86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加热制备生物大分子包裹微球的方法
- 下一篇:新型泵吸式吸泥嘴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