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铸焊机的模具分合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9346.6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9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智周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04 | 分类号: | B22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铸焊机 模具 分合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加工设备组件,尤其是一种蓄电池铸焊机的模具分合机构。
背景技术
在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蓄电池的极板群的极耳之间的焊接是一道极为关键的工序,即汇流排铸焊技术工艺,传统的工艺为手工烧焊,随着铅酸蓄电池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中小密铅酸电池生产过程中,极群焊接的质量和效率是影响产品整体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目前大部分中密铅酸电池厂家中,人工焊接仍然是极群焊接的重要方式,该焊接方式造成生产操作环境差,污染风险大,人工需求大,工人与铅物质直接接触,对工人身体伤害风险较大,且极群焊接质量不一,效率低下,显而易见,不断完善和普及铅酸蓄电池的机械化自动焊接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护工人身体健康,实现清洁生产,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小密铅酸电池的自动铸焊机,但是绝大部分的产品只实现了汇流排的焊接,未实现过桥和汇流排同时焊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既能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的蓄电池铸焊机的模具分合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蓄电池铸焊机的模具分合机构,该机构包括一个支撑架、左右两个薄型气缸、左模具、一个主模具、一个右模具、一个边模具、一个感应加热线圈、4个支撑柱、4个连接轴、4个法兰直线轴承、一个双轴气缸组成,所述的主模具与所述的支撑架用所述的4个支撑柱连接,所述的左、右模具分别与一个薄型气缸伸出轴和两个连接轴同时连接,所述的薄型气缸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的双轴气缸安装在所述的主模具的背面,所述的双轴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的边模具连接,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用小垫块置于所述的左、右、主、边模具的卡槽内。
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左、右、边模具与所述的主模具均由两个销钉连接,所述的左右两个薄型气缸伸出轴完全伸出且所述的双轴气缸完全收缩时,所述的左、右、边模具与所述的主模具形成紧密配合构成一个模具整体。
上述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感应加热线圈的小垫块材料为绝缘耐高温材料,在所述的左、右、边模具向外运动到预定位置时,所述的感应线圈不会与模具发生干涉。
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双轴气缸与所述的边模具通过一连接头连接。
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左、右、边模具材料均为绝缘耐高温的材料。
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左、右模具同时连接两个直线轴,所述的直线轴穿过所述的法兰直线轴承,所述的法兰直线轴承固定在所述的支撑架上,并左右对称分布在薄型气缸两侧。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发明的优点:用气缸实现了4个模具的开合动作,实现蓄电池的过桥、汇流排一次铸焊成型,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及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等轴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A-A剖视图。
图中:1、支撑架;2、薄型气缸;3、左模具;4、边模具;5、主模具;6、右模具;7、支撑柱;8、感应加热线圈;9、垫块;10、法兰直线轴承;11、直线轴;12、连接头;13、双轴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蓄电池铸焊机的模具分合机构,该机构包括一个支撑架、左右两个薄型气缸、左模具、一个主模具、一个右模具、一个边模具、一个感应加热线圈、4个支撑柱、4个连接轴、4个法兰直线轴承、一个双轴气缸组成,所述的主模具与所述的支撑架用所述的4个支撑柱连接,所述的左、右模具分别与一个薄型气缸伸出轴和两个连接轴同时连接,所述的薄型气缸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的双轴气缸安装在所述的主模具的背面,所述的双轴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的边模具连接,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用小垫块置于所述的左、右、主、边模具的卡槽内。
为使所述的左、右、边模具与所述的主模具构成一个无间隙整体模具,所述的左、右、边模具与所述的主模具均由两个销钉连接,所述的左右两个薄型气缸伸出轴完全伸出且所述的双轴气缸完全收缩时,所述的左、右、边模具与所述的主模具形成紧密配合构成一个模具整体。
为使感应加热线圈对左、右、边模具和主模具中的有效部位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感应加热线圈的小垫块材料为绝缘耐高温材料,在所述的左、右、边模具向外运动到预定位置时,所述的感应线圈不会与模具发生干涉。
为实现主模具和边模具的有效配合,所述的双轴气缸与所述的边模具通过一连接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智周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智周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93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烟雾探测器和信号装置的安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抗拉、抗扭转的隔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