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电线路电流电压数据隔离粗略采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9802.7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8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卿三光;杨志刚;陈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卿三光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161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电流 电压 数据 隔离 粗略 采集 装置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输送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电流电压数据隔离粗略采集装置。
(二) 背景技术
当代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目前的生产制造业中,大多采用的方式是有管理人员对生产现场进行监控管理,而没有专门的管理设备,这就难免会出现统计数据不精确、时效性差、工作效率低、运营成本高等问题。现代化的生产制造业需要有一种既能低成本地实现实时通信,又能快速的统计数据、记录信息和管理数据的智能管理装置。
目前,用来监测输配电线路导线电压电流都是通过输配电电路电源连接点安装的电流电压互感器装置实现的,不方便移动、不方便拆除,本身又对线路造成二次故障点,同时安装拆卸需要停电,不方便,投入又大,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并且需要大量的配套装置和安装配件;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装置对输配电线路各种运行工况进行粗略的电压电流比对分析。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采集数据精确、具有良好时效性的输电线路电流电压数据隔离粗略采集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输电线路电流电压数据隔离粗略采集装置,包括输电线路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附近安装有与其存在相应绝缘距离的并列安装的电场强度传感器和交流磁场传感器,电场强度传感器和交流磁场传感器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电场强度传感器、交流磁场传感器和信号线外均包裹有绝缘防护层。
本发明通过并列安装的电场强度传感器和交流磁场传感器实现导线电流数据的隔离采集,并通过在两传感器和信号线外包裹绝缘防护层,实现了装置的随时移动和拆装,便于提高应用的灵活性。
本发明的更优方案为:
所述导线为分支为三相的A相导线、B相导线和C相导线,上述三相导线附近分别设置有并列安装的电场强度传感器和交流磁场传感器,实现了对导线的全面精确测量。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应用灵活,可提高统计数据的精确度,具有良好的时效性,且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场强度传感器,2信号线,3数据采集传输装置,4绝缘防护层,5 A相导线,6 B相导线,7 C相导线,8交流磁场传感器。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输电线路导线,所述导线附近安装有与其存在相应绝缘距离的并列安装的电场强度传感器1和交流磁场传感器8,电场强度传感器1和交流磁场传感器8分别通过信号线2连接数据采集传输装置3,电场强度传感器1、交流磁场传感器8和信号线2外均包裹有绝缘防护层4;所述导线为分支为三相的A相导线5、B相导线6和C相导线7,上述三相导线附近分别设置有并列安装的电场强度传感器1和交流磁场传感器8。
在输电线路导线的三个分支线路A相导线5、B相导线6和C相导线7附近分别安装并列的电场强度传感器1和交流磁场传感器8,通过电场强度传感器1和交流磁场传感器8对通过导线的电流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3在信号线2的辅助下,将采集的数据进行统一汇总,实现了对数据的精确统计,具有良好的时效性。
电场强度传感器1、交流磁场传感器8和信号线2外部包裹绝缘防护层4的设置,实现了两传感器和信号线2的随时拆装和移动,不会对导线的正常应用产生影响,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卿三光,未经卿三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98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热去火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速检测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