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循环热收缩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30955.3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0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李力;柏涛;张雪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惠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3/06 | 分类号: | B65B53/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1731 天津市武清区大黄堡***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循环 收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循环热收缩机。
背景技术
包装生产线上常需要热收缩工序,现有的热收缩膜包装机主要有机架、传送带机构、位于传送带机构上方的热收缩炉以及同样设置在传送带机构上方的冷却装置构成,使用时,传送带机构将已包裹有热收缩膜的产品经传送带通过热收缩炉,产品上的热收缩膜在高温下热收缩,将产品包紧,以充分显示物品的外观,提高产品的展销性,增加美观及价值感,经过热收缩机包装后的物品能密封、防潮、防污染,并保护商品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具有一定的缓冲性,尤其是的那个包装易碎品时,能防止器皿破碎时飞溅。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热收缩膜在受热状态下,原分子之间不规则的排列发生了变化,在红外线等热辐射下,塑料分子重新紧密排列,从而使原有面积大大缩小,紧附于产品表面而达到包装目的。
目前的收缩机广泛用于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由于要适应各种不同工况条件的要求,因而收缩机的品种繁多数量大,我国的收缩机制造业十分庞大,厂家遍布全国,但是我国的收缩机行业多为中小企业,与国内其他机械行业相比,无论在装备上还是技术水平上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收缩机企业新产品的研发都非常重视。针对目前的热收缩机加热不均匀、热量不能循环利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热量的循环利用、且加热均匀的热收缩机,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循环热收缩机,包括传送板链、热收缩炉、板链支架、输送平台,所述传送板链设置在所述输送平台上,所述热收缩炉、所述板链支架横跨所述传送板链,并与所述输送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板链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热收缩炉的前端和后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腔、热风入口、热风出口、加热箱、分风器,所述热收缩炉内设有加热腔,所述热收缩炉上设有与所述加热腔相通的热风入口、热风出口,所述热风入口、热风出口分别与加热箱固定连接,所述分风器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
所述加热箱上设有冷风入口。
所述热风入口、热风出口与所述加热箱之间分别设有气泵。
所述分风器的数量为2个。
所述分风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腔的左上方和右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热风在加热腔内进行加热,并用分风器将热风分散,加热均匀,温度不会过高,热风的供应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加热快,节约了能源,降低了上产成本,而且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合格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传送板链,2、热收缩炉,3、板链支架,4、输送平台,5、热风入口,6、热风出口,7、加热箱,8、加热腔,9、分风器,10、冷风入口,11、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加热循环热收缩机,包括传送板链1、热收缩炉2、板链支架3、输送平台4,所述传送板链1设置在所述输送平台4上,所述热收缩炉2、所述板链支架3横跨所述传送板链1,并与所述输送平台4固定连接,所述板链支架3分别设置在所述热收缩炉2的前端和后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腔8、热风入口5、热风出口6、加热箱7、分风器9,所述热收缩炉2内设有加热腔8,所述热收缩炉2上设有与所述加热腔8相通的热风入口5、热风出口6,所述热风入口5、热风出口6分别与加热箱7固定连接,所述分风器9设置在所述加热腔8内。
所述加热箱7上设有冷风入口10。
所述热风入口5、热风出口6与所述加热箱7之间分别设有气泵11。
所述分风器9的数量为2个。
所述分风器9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腔8的左上方和右上方。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惠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惠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0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茶叶包装盒
- 下一篇:加热均匀的热收缩膜包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