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31656.1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5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华;胡红梅;苏孔武;徐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池市六龙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7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是世界茶叶消费的主要茶类,因其浓醇鲜爽的品质风格广受消费者的喜爱;红茶是一种珍贵的天然饮料,又有很好的美容保健功效,经科学分析和时间证明,红茶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具有清心明目、杀菌消炎、减肥美容、延缓衰老、防癌症、消血脂、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功效;红茶起源于中国,中国红茶种类较多,产地较广;红茶的传统加工工艺为:一、萎凋,将茶青平摊在利用室外近30度的地上进行暴晒,直接在阳光下吸取茶青中的60%的水分,这样的萎凋方式使各个茶青的水分不均匀;二、揉捻,直接用手进行人工揉捻,这样的揉捻方式很难将茶青揉捻均匀,会导致接下来发酵的不均匀;三、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室内的大缸里密封发酵十几个小时,由于这样的发酵不客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导致发酵过度或不足,如发酵不足,则香气不纯,带有青气,色泽不红。汤色泛青,叶底“花青”,滋味青涩;如发酵过度,则香气低闷,色泽深红带褐,汤暗而浊,叶底深暗不亮,多“乌条”,滋味平淡;四、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的发酵方式由于温度和湿度无法控制,容易造成干燥不足或干燥过度,干燥不足的不利于贮藏、易于霉变,干燥过度的,会有焦味,口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香气纯、口感好又质量稳定的红茶的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制作的步骤如下:
1)鲜叶采摘:在绿色茶园标准化生产示范种植基地内采摘鲜叶;
2)萎凋:在鲜叶采摘回来后,将鲜叶放入萎凋槽内,鲜叶摊放的厚度在19厘米以内,萎凋槽内平铺鲜叶的重量为15千克-16千克/平方米,然后以鼓风机加35℃-38℃热风进行萎凋,萎凋时间为3-4小时,每1小时翻叶一次,翻叶要翻到底;
3)揉捻:将萎凋叶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每次萎凋叶的投放量占揉捻机全容量的75%-85%,揉捻机以50转/分速度将萎凋叶进行揉捻,揉捻过程是先轻柔10分钟,加压10分钟,减压5分钟,重复进行,当茶叶局部泛红或呈淡黄绿色且茶汁外溢不成滴流时立刻终止揉捻;
4)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发酵的温度为22℃-26℃,相对湿度为90%以上,发酵时间:春茶为2小时-4小时,夏秋茶为1小时-2小时;春茶的发酵叶带黄红色、夏秋茶的发酵叶成紫红色,立刻停止发酵;
5)烘干:将发酵后的茶叶立刻放入烘干机内进行运转烘干:第一次烘干温度为100℃,90分钟后用手捏茶叶,茶叶尚软、梗子折而不断,叶颜色由红变黑,测定水分在18-25%,即可完成第一次烘干;调整烘干机内温度进行第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75℃,120分钟后用手捏茶叶,有沙响声,梗子折断,条索紧结,色泽乌润,茶香浓烈,测定水分为4-9%,烘干机停止运转,烘干完毕,即完成整个红茶的制作过程。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按上述方法加工出来的红茶,茶汤红而透亮,茶香浓烈,口感醇厚,贮藏时间久,不会霉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本红茶的制作方法如下:
1)鲜叶采摘:在绿色茶园标准化生产示范种植基地内采摘鲜叶,种植基地内的茶树树龄至少在三十年以上;
2)萎凋:在鲜叶采摘回来后,将鲜叶放入萎凋槽内,鲜叶摊放的厚度为17厘米,若摊叶过厚,上下层不匀,香味很差;若摊叶过薄,吹成“空洞”,萎凋也不均匀,设备的利用率不高,萎凋槽内平铺鲜叶的重量为15千克/平方米,然后以鼓风机加35℃热风进行萎凋,萎凋时间为3小时,每1小时翻叶一次,翻叶要翻到底,抖开,动作轻,这样的方式使萎凋均匀和缩短萎凋时间;
3)揉捻:将萎凋叶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每次萎凋叶的投放量占揉捻机全容量的75%,这样的投放量有利于叶片的翻动,揉捻均匀,卷紧成条,揉捻机以50转/分速度将萎凋叶进行揉捻,揉捻过程是先轻柔10分钟,加压10分钟,减压5分钟,重复进行,当茶叶局部泛红或呈淡黄绿色且茶汁外溢不成滴流时立刻终止揉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池市六龙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池市六龙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16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健酸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聚半乳糖膨化炼乳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