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背入反射式照明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2465.7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仲奎;马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邦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百伦律师事务所 11433 | 代理人: | 周红力;姜莹 |
地址: | 675000 云南省楚雄彝***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反射 照明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背入反射式照明灯。
背景技术
目前的照明灯中,光源发出的光需要通过光纤导出后直接经出光面射出,照明效果较为单一,而且光纤导出的光是束光,光的照明范围比较窄,光线比较强,容易产生眩光,有的光源的出光面比较单调,和优雅的环境不协调。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的新照明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背入反射式照明灯,包括:主光纤、光纤分路器、子光纤、光学系统和出光板,其中,所述子光纤通过所述光纤分路器与所述主光纤相连接,所述光学系统包括多个光学单元,所述光学单元中设置有反光部件,用来接收来自所述子光纤导出的光并将其反射至出光板,所述出光板连接在所述光学系统的下方。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光纤背入反射式照明灯,所述反光部件为反光杯或反射镜。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光纤背入反射式照明灯,所述反光杯为金属反光杯。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光纤背入反射式照明灯,所述反光杯内壁上设有多个反光凹面,所述反光凹面为二次曲面。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光纤背入反射式照明灯,所述多个反光凹面大小相同并且均匀排列。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光纤背入反射式照明灯,所述反射镜为凸面反射镜。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光纤背入反射式照明灯,所述主光纤和所述子光纤为多模光纤。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光纤背入反射式照明灯,所述出光板为光扩散板,所述光扩散板为亚克力板或PC板。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光纤背入反射式照明灯,所述出光板的轮廓为圆形或方形。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光纤背入反射式照明灯,所述光学系统外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出光板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光纤背入反射式照明灯通过光学系统和出光板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不同的照明需求,扩大了照明灯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在附图中,参考数字之后的字母标记指示多个相同的部件,当泛指这些部件时,将省略其最后的字母标记。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光纤背入反射式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出光板的轮廓示意图;
图3为悬臂梁型的卡扣连接示意图;
图4为圆筒型的卡扣连接示意图;
图5为球型的卡扣连接示意图;
图6为壳体中为反光杯的光学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壳体中为反射镜的光学系统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为壳体中为反光杯和反射镜组合的光学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各标记的含义为:
主光纤100、光纤分路器200、子光纤300、壳体400、光学系统500、出光板600、反光杯510、反射镜5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光纤背入反射式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光纤背入反射式照明灯包括主光纤100、光纤分路器200、子光纤300、光学系统500和出光板600,其中,所述子光纤300通过所述光纤分路器200与所述主光纤100相连接,进入所述主光纤100的光线通过所述光纤分路器200分配到许多所述子光纤300中,所述光学系统500包括多个光学单元,在所述光学单元中设置有反光部件,所述子光纤300中的光线输送到对应的各自的光学单元中,经由所述反光部件反射至出光板,最后从出光板透射出来。所述出光板600连接在所述光学系统的下方,用来将光学系统中的光射出实现照明效果,同时为光学系统提供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邦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邦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2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车隔门锁总成
- 下一篇:菜心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繁殖和制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