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用例集执行顺序确定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2732.0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7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化尧;聂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振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用例集 执行 顺序 确定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用例集执行顺序确定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步骤。给定一个测试用例集,测试人员通常需要按照某种顺序来依次执行其中包含的各条测试用例。一般情况下,这个执行顺序等同于生成各条测试用例的顺序,即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执行整个测试用例集。但是,随着软件规模和功能的不断增长,往往需要相当数量的测试用例来对软件进行测试。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测试成本(可用时间和资源)下快速有效地执行整个测试用例集,是实际测试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般来说,测试成本包括每条测试用例的执行开销和相邻测试用例间的切换开销。在不同的执行顺序中,各条测试用例的执行开销一般是固定的,因此,相邻测试用例间的切换开销将主要影响整个测试用例集在不同执行顺序下的执行效率。例如,对于某些软件系统来说,在测试中对其配置进行更改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例如对某个硬件进行替换,或者对某些模块进行重新编译。因此,在实际测试中,需要尽可能地减少这样的切换工作来降低总的测试开销。
综上所述,如何确定能够有效降低测试开销的测试用例集执行顺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测试开销的测试用例集执行顺序确定的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的一种测试用例集执行顺序确定的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S100,读取初始测试用例集,并计算任意两条测试用例之间的单一用例切换成本;
S200,从所述初始测试用例集中选取所有组合可能的h条测试用例,得到所有可能的由h条测试用例构成的第一最优执行序列,并计算每一所述第一最优执行序列对应的第一切换成本;
S300,根据所述第一最优执行序列及其对应的第一切换成本,以及所述单一用例切换成本计算得到所有可能的由h+1条测试用例构成的第二最优执行序列,及每一所述第二最优执行序列对应的第二切换成本;
S400,用所述第二最优执行序列和第二切换成本分别替换原第一最优执行序列和第一切换成本作为新的第一最优执行序列和第一切换成本,并使所述h增大1,返回执行步骤S300,直至所述第二最优执行序列包含所述初始测试用例集中的所有测试用例;
S500,选择所述第二切换成本最小的第二最优执行序列作为最终的最优执行序列;
其中h为正整数,且h小于所述初始测试用例集中测试用例的总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h=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0,包括以下步骤:
S310,从所述初始测试用例集T中选取h条测试用例构成部分测试用例集H;
S320,从所述初始测试用例集T中选取一条不在部分测试用例集H中的测试用例tk;
S330,从所述第一最优执行序列中选取包含所述h条测试用例的部分第一最优执行序列;
S340,构造以tk开头的包含所述部分第一最优执行序列的,由h+1条测试用例构成的部分执行序列;
S350,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成本,以及所述单一用例切换成本计算所述部分 执行序列的各切换成本,得到以tk开头由h+1条测试用例构成的第二最优执行序列<tk,H>,及所述<tk,H>对应的第二切换成本;
S360,若所述初始测试用例集T中还存在一条测试用例tk∈T-H未被选择,则转步骤S320继续执行;否则,转步骤S370;
S370,若所述初始测试用例集T中还存在未选择过的h条测试用例,则转步骤S310继续执行;否则,得到所有可能的由h+1条测试用例构成的第二最优执行序列,及每一所述第二最优执行序列对应的第二切换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30包括步骤S331,对部分测试用例集H中的每条测试用例tp,从所述第一最优执行序列中选取以tp开头的由h条测试用例构成的第一最优执行序列;
步骤S350包括步骤S351,当某两个所述部分执行序列的切换成本相同,且在所有所述部分执行序列中切换成本最小时,选取其中任意一个所述部分执行序列作为以tk开头由h+1条测试用例构成的第二最优执行序列<tk,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2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