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纤维界面增韧的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层合结构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32821.5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5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孙直;胡晓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直;胡晓智 |
主分类号: | B32B15/14 | 分类号: | B32B15/1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周智博 |
地址: | 110023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纤维 界面 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 结构 方法 | ||
1. 一种具有纤维界面增韧的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层合结构,其特征是:由一层或多层复合材料层、金属材料层和纤维增韧层构成,纤维增韧层设置在复合材料层与金属材料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纤维界面增韧的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层合结构,其特征是:纤维增韧层材料使用金属、碳、玻璃、陶瓷或高分子材料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的微观或纳米纤维层;纤维增韧层的纤维直径为3纳米至100微米;纤维增韧层材料为连续纤维或不连续纤维;纤维增韧层面密度为不小于0.5克每平方米至100克每平方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纤维界面增韧的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层合结构,其特征是:纤维增韧层为随机分布的纤维毡、垫或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纤维界面增韧的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层合结构,其特征是:复合材料层可使用金属、碳、玻璃、陶瓷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微观或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层可使用热固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作为粘接基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纤维界面增韧的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层合结构,其特征是:金属材料使用各种几何外形和曲率的光滑表面金属材料、纹理表面金属材料、金属泡沫材料、多孔金属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纤维界面增韧的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层合结构,其特征是:增韧层纤维会在复合材料层与金属层之间形成桥,提高粘接强度和韧性;对使用多孔金属材料的结构,增韧层纤维还会搭载在多孔金属的孔壁上,形成额外的圆角增韧结构。
7.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纤维界面增韧的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层合结构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增韧纤维剪切至2-30毫米长度,之后将低密度增韧纤维在空气或液体中搅拌至均匀,之后等待纤维自然沉降或手工分布成均匀的毡、垫或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纤维界面增韧的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层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制成的纤维毡、垫或薄膜与热固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挤压制成纤维增韧层预浸料,再与复合材料预浸料、金属材料一同按结构需要组装成型;或将纤维毡、垫或薄膜与复合材料一同制成具有纤维增韧的预浸料,再与金属材料组装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纤维界面增韧的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层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增韧用纤维与复合材料使用相同的树脂,共固化成型,加工过程与现有层合材料加工过程无明显区别,根据树脂和结构尺寸按规范进行固化;采用共固化工艺使复合材料、纤维增韧材料和金属材料紧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直;胡晓智,未经孙直;胡晓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28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粘防水沥青瓦
- 下一篇:双面自粘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