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器及其补气增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33505.X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6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付裕;晏刚;张明杰;于世鹏;袁俊军;丁爽;贾庆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6 | 分类号: | F25B41/06;F25B41/04;F25B49/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张少凤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器 及其 补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补气增焓方法以及采用所述补气增焓方法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器的冷媒循环回路一般由首尾相接的压缩机、换向阀、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室外换热器和换向阀形成,实现了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其中,压缩机是空调器的核心部件,而压缩机的损坏一般是由于在恶劣工况下,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差较大,压缩机输入功较高,且运行效率较低时,出现排气温度过高造成的。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过高时,对压缩机性能影响非常大,一方面,可能导致压缩机烧损,另一方面,可导致空调换热能力降低。通常,压缩机运行时,垂涎排气温度过高的情况时,只能通过压缩机停机来降低排气温度,不仅降低了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率,而且频繁启停压缩机,严重降低了系统的运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补气增焓方法,解决了现有空调器在恶劣工况下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器的补气增焓方法,补气增焓系统包括首尾依次连接构成冷媒循环回路的压缩机、换向阀、室内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室外换热器和所述换向阀;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之间连接有闪蒸器,闪蒸器的气口通过电磁阀与压缩机的补气口相连接,利用补气增焓系统进行补气增焓的方法为:空调器根据运行工况,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或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使得闪蒸器补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为气态或者气液混合状态。
优选的,若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大于设定值,则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或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使得闪蒸器补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为气液混合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闪蒸器内设置有液面检测装置,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或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使得闪蒸器内液面高度达到60-80%,此时,闪蒸器补入压缩机的制冷剂包括气态制冷剂和液滴状制冷剂。
优选的,若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大于设定值,则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或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直至排气温度达到预设值。
基于上述空调器补气增焓方法的设计,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的补气增焓系统包括首尾依次连接构成冷媒循环回路的压缩机、换向阀、室内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室外换热器和所述换向阀;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之间连接有闪蒸器,闪蒸器的气口通过电磁阀与压缩机的补气口相连接,空调器根据运行工况,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或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使得闪蒸器补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为气态或者气液混合状态。
优选的,若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大于设定值,则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或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使得闪蒸器补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为气液混合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闪蒸器内设置有液面检测装置,空调器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或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使得闪蒸器内液面高度达到60-80%,此时,闪蒸器补入压缩机的制冷剂包括气态制冷剂和液滴状制冷剂。
优选的,若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大于设定值,则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或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直至排气温度达到预设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空调器在不同工况下,通过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调节闪蒸器内的制冷剂饱和压力,从闪蒸器引出的制冷剂为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气态,并无过热度,因此进入压缩机后与初步压缩过的过热制冷剂混合,可以降低制冷剂的温度。当闪蒸器内的液面高度升高,从闪蒸器引出的气态制冷剂会夹带少量液滴状制冷剂,补入压缩机后,液滴蒸发吸热,降低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能够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延长了系统的运行寿命。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制冷工况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制热工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空调器的补气增焓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回路与辅助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35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能耗循环水冷却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带采光罩的空腔式太阳能接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