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校车儿童保护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4631.7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1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郑运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运婷 |
主分类号: | E05B77/26 | 分类号: | E05B77/26;E05B81/04;E05B81/18;E05B8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90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车 儿童 保护 装置 | ||
1.校车儿童保护门装置,包括有车门(1)、门驱动装置(2)以及锁门保护装置(3);校车的车门(1)的下端设有保护锁孔(5),锁门保护装置(3)包括有脚踏板(6)、弹簧(7)、铰轴座(8)、摆杆(9)以及连杆(10),车底板(5)设有凹槽(11),脚踏板(6)动配合于凹槽(11)内,弹簧(7)设于凹槽(11)的槽底板(12)与脚踏板(6)之间,铰轴座(8)固定于槽底板(12)上,摆杆(9)与铰轴座(8)铰接,摆杆(9)铰轴的左端(13)与连杆(10)的下端铰接,连杆(10)的上端与脚踏板(6)铰接,摆杆(9)铰轴的右端(14)设有保护栓(15),摆杆(9)的保护栓(15)面对着保护锁孔(5);锁门保护装置(3)设有控制器(16),控制器(16)设有速度传感器(17),速度传感器(17)设于校车的车轮(18)的旁边位置,控制器(16)设有行车保护开关(19),保护开关(19)与门驱动装置(2)的驱动元件(20)的电源接头连接;锁门保护装置(3)设有电动拉杆(21),电动拉杆(21)的外壳(22)与槽底板(12)固定连接,电动拉杆(21)的拉杆(23)与摆杆(9)铰轴的右端(14)铰接,拉杆(23)位于保护栓(15)的下方;凹槽(11)的槽底板(12)固定有圆筒(24),弹簧(7)位于圆筒(24)内;车门(1)的保护锁孔(5)内设有接近开关(27),接近开关(27)与控制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校车儿童保护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校车的车门(1)关闭后,如果有儿童站在车门(1)的脚踏板(6)上时,脚踏板(6)以及儿童的重力大于弹簧(7)的弹力,脚踏板(6)克服弹簧(7)的弹力下降,脚踏板(6)下降时通过连杆(10)推摆杆(9)的左端(13)向下摆动,使摆杆(9)右端(14)的保护栓(15)向上摆动,使保护栓(15)插入车门(1)下端的保护锁孔(5)内,将车门(1)锁住,使车门(1)不能打开,防止车门(1)意外打开以及儿童经车门(1)跌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车儿童保护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校车的车门关闭行走时,保护开关(19)为分断状态,控制器(16)输送到驱动元件(20)的电源被保护开关(19)切断,使行车时车门(1)不能打开,保护儿童的安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车儿童保护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校车停车时,速度传感器(17)将车轮(18)停止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6),控制器(16)控制电动拉杆(21)通电,电动拉杆(21)将摆杆(9)铰轴的右端(14)拉下,使摆杆(9)的保护栓(15)离开保护锁孔(5);同时,在弹簧(7)的弹力以及电动拉杆(21)拉力的作用下,使脚踏板(6)上升复位,使车门(1)可以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车儿童保护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板(6)克服弹簧(7)的弹力下降时,弹簧(7)被不断压缩进入圆筒(24)内,连杆(10)跟随脚踏板(6)的下降而不断下降,摆杆(9)的左端(13)跟随连杆(10)的下降而不断向下摆动,摆杆(9)右端(14)的保护栓(15)跟随摆杆(9)的摆动而不断插入车门(1)的保护锁孔(5),当保护栓(15)完全插入保护锁孔(5)时,脚踏板(6)与圆筒(24)上端面接触,脚踏板(6)下降停止,使保护栓(15)完全插入车门(1)的保护锁孔(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车儿童保护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7)的与圆筒(24)的高度差为20毫米至3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车儿童保护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驱动装置(2)与控制器(16)连接,接近开关(27)为常闭开关,保护栓(15)插入保护锁孔(5)接近该接近开关(27)时,接近开关(27)分断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6),控制器(16)切断门驱动装置(2)电源,以免保护栓(15)插入保护锁孔(5)时,门驱动装置(2)打开车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运婷,未经郑运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46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