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铝板材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34847.3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6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许剑;卢秋虎;李栋;唐佳;许又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昊天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C22C21/00;C22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板材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泡铝板材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铝重量轻、轻度高、耐风雨、成形性好和可再生等特点,使得铝的应用持续增长,这种趋势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和建筑工业尤为明显,在这些领域里对具有复杂形状和较高强度的铝有着极大地需求。
参见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一种发泡铝板材成型装置,包括铝液熔炉1’、输料机构2’以及与所述输料机构2’相配合的铝材成型机构3’,所述熔融铝料在输料机构2’及铝材成型机构3’之间被输送并压平,所述铝材成型机构3’包括调节杆32’及板构件30’,所述板构件30’包括用于压平铝型材的压平端部34’及顶端部,顶端部高于压平端部34’,顶端部位于所述压平端部34’与所述铝液熔炉1’之间,通过上述装置,可实现对熔融铝液的压实成型。然而,上述结构中,压平端部34’直接与铝液接触并实现压平,铝型材通过压平端部34’的位置后便完成压平工艺,由于压平端部34’可能会给铝型材上留下“压痕”,加之后续没有任何修正工序,导致所成型的铝型材表面平整度不够,难以符合某些行业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泡铝板材成型装置,通过在压平端部之后延伸一水平状的板构件,从而确保铝型材表面的平整度,提升产品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泡铝板材成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铝液熔炉、输料机构以及与所述输料机构相配合的铝材成型机构,所述熔融铝料在输料机构及铝材成型机构之间被输送并压平,所述铝材成型机构包括第一板构件及与所述第一板构件相连接的第二板构件,所述第一板构件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高于所述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铝液熔炉之间,所述第二板构件自所述第二端部背离所述第一端部水平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铝材成型机构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输料机构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构件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板构件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构件的厚度介于10mm至25m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构件的长度介于5mm至50m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构件的长度为2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板构件相连接的部位设置为弧形接触面,所述弧形接触面与所述铝液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输料机构之间的距离的调节范围为15mm~3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压平端部之后延伸一水平状的板构件,从而确保铝型材表面的平整度,产品质量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发泡铝板材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发泡铝板材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一种发泡铝板材成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铝液熔炉1、输料机构2以及与所述输料机构2相配合的铝材成型机构3,所述熔融铝料在输料机构2及铝材成型机构3之间被输送并压平,所述铝材成型机构3包括第一板构件30及与所述第一板构件30相连接的第二板构件34,所述第一板构件30包括第一端部31及第二端部33,第一端部31高于所述第二端部33,第一端部31位于所述第二端部33与所述铝液熔炉1之间,所述第二板构件34自所述第二端部33背离所述第一端部31水平延伸形成。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铝材成型机构3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33的高度调节机构38,所述第一端部上方连接有一连杆32,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8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端部33与所述输料机构2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输料机构2为一水平式输送带,其输送带上方为一耐热耐压板材,所述第一板构件的两端通过铰链件连接于相对应的两根连杆上,优选地,所述第二板构件34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板构件30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板构件的厚度介于10mm至25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板构件的长度介于5mm至50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板构件的长度为25mm。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板构件相连接的部位设置为弧形接触面(未图示),所述弧形接触面与所述铝液接触。通过弧形接触面可进一步缓解表面压痕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昊天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昊天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48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槽钢底座的起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铜钨合金的快速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