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化学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5305.8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1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董必钦;邢锋;丁蔚健;李淑婷;吴永潮;王琰帅;房国豪;简震昭;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24/28;C04B22/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杜启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化学 修复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化学自修复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芯包括水溶性碱和成型剂,所述包衣包括对低碱环境敏感的有机材料;所述的水溶性碱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化学自修复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剂包括增稠剂、分散剂、增稠剂和粘合剂;所述对低碱环境敏感的有机材料为乙基纤维素、聚苯乙烯树脂或聚丙烯酸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化学自修复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囊芯按重量份由以下配比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化学自修复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囊芯的直径为0.3毫米至0.5毫米,胶囊的直径为0.35毫米至1.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化学自修复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囊芯与包衣的重量比为1:0.25-0.4。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化学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01)囊芯的制备:将水溶性碱、成型剂和溶剂混合后,投入挤出滚圆机挤出成条状,条状材料倒入挤出滚圆机的滚筒中滚圆,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制得囊芯;
602)包衣液配制:按包衣液的配方用溶剂将配方中对低碱环境敏感的有机材料溶解得到包衣液;
603)喷雾包衣:将囊芯放入喷雾包衣设备的滚筒中,在包衣模式下,用泵将包衣液通过设备的喷雾嘴喷到滚动的囊芯上;
604)干燥:在温度30-40℃,强制通风的条件下,在干燥设备的滚筒中干燥10-20分钟,然后自然降温、晾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化学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01中,囊芯按重量份由以下配比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化学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02中,包衣液按重量份由以下配比配制而成:
乙基纤维素 100;
乙醇 150-300;
甲苯 800-100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化学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02中,包衣液按重量份由以下配比配制而成:
聚苯乙烯 100;
三氯甲烷 900-160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化学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囊芯的直径为0.3毫米至0.5毫米,胶囊的直径为0.35毫米至1.5毫米;囊芯与包衣液中干物质的重量比为1:0.25-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53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