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上下梯道的车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35642.7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7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B5/02 | 分类号: | B62B5/02;B60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上下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上下梯道的车轮。
背景技术
梯道是不同标高地面之间用踏步连接的构件,是室内外不同标高地面之间设置的踏步,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遇到为了便于上下而用砖石等材料砌成的或就山势凿成的梯道。在遇到物体搬运时,一般情况下,只能靠人的支体来完成,使物体的重量直接负重于人体。就目前而言,除电梯外没有一种运输工具来替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不仅能在平路上行驶,还能在梯道上行驶的用于上下梯道的车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上下梯道的车轮,主要包括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第一轮体的边缘设有若干个第二轮体,第二轮体沿第一轮体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第二轮体与第一轮体之间通过滚轮轴连接固定,第二轮体与梯道接触,第一轮体与车体之间通过滚轮轴连接。
所述第二轮体不少于三个。
所述第一轮体的外轮廓形状根据第二轮体的数量作相应变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安装在载重体上后,不仅能在平路上行驶,还能在梯道上行驶,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上下梯道的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第一轮体1,第二轮体2,梯道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上下梯道的车轮,主要包括第一轮体1和第二轮体2,第一轮体1的边缘设有若干个第二轮体2,第二轮体2不少于三个,第二轮体2沿第一轮体1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第二轮体2与第一轮体1之间通过滚轮轴连接固定,第二轮体2与梯道3接触,第一轮体1与车体之间通过滚轮轴连接。根据不同的台面宽度面、高度面及第二轮体2的数量,调整第一轮体1的外轮廓形状,可以为类三角形、类四角形或类五角形等。
上梯道时,当本发明行驶至第二轮体接触梯道高度面时,第一轮体1开始向上滚动,第二轮体2在第一轮体1滚动的带动下,先由后部的第二轮体2离开梯道3,然后前部的第二轮体2接触上一个梯道3的宽度面,前部的第二轮体2开始行驶,同时,后部的第二轮体2在梯道高度面行驶上行,后部的第二轮体2行驶至与前部的第二轮体2在同一梯道3的宽度面时,第一轮体1停止滚动,一种用于上下梯道的车轮就完成了上一阶梯道的过程。这样,本发明还能在梯道平稳停留。
下梯道时,当本发明行驶至梯道宽度面与高度面交界时,前部的第二轮体2开始在梯道3高度面行驶下行,同时,第一轮体1开始向下滚动,第二轮体2在第一轮体1滚动的带动下,先由后部的第二轮体2离开梯道,然后前部的第二轮体2接触下一个梯道3的宽度面,第一轮体1停止滚动,本发明就完成了下一阶梯道的过程。同样,本发明能在梯道平稳停留。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56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