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夹切削打磨刀具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37265.0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1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朱胜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雨田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47 | 分类号: | B24B41/047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414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削 打磨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夹切削打磨刀具。
背景技术
机夹切削打磨刀具是将金刚石刀头与基体固定在一起形成的磨削类产品,主要用于对大面积金属面进行打磨。现有机夹切削打磨刀具的金刚石刀头的磨削面大多为矩形或外圆弧形,这种机夹切削打磨刀具在进行磨削操作时,金属面被磨削的金属粉末分散于金属面,不容易清除,在机夹切削打磨刀具进行切削打磨,金属粉末容易对金属面形成划痕,不利于金属面的平整,故有必要对现有机夹切削打磨刀具进行结构改进,以提高切削打磨的效率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有效金属粉末划伤金属面的机夹切削打磨刀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机夹切削打磨刀具,包括刀柄和磨盘,所述刀柄固定设于磨盘一侧中间位置,所述刀柄内设有定位孔,定位孔贯通刀柄和磨盘,所述磨盘另一侧外缘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金刚石刀头,所述金刚石刀头的磨削边呈内凹形,由内凹形圆弧边和连接于内凹形圆弧边两端的直线边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边的夹角为100-150度。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边的夹角为120度。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与若干金刚石刀头之间的磨盘侧面上设有内凹圆区,所述内凹圆区内设有若干加强筋。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金刚石刀头的磨削边呈内凹形,由内凹形圆弧边和连接于内凹形圆弧边两端的直线边组成,本发明在对金属面切削打磨时,切削下的金属粉末会被金刚石刀头汇集于内凹形圆弧边处,便于集中处理,以免金属粉末对金属面形成划痕,影响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金刚石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刀柄; 2、磨盘; 3、金刚石刀头; 4、定位孔;
5、内凹圆区; 6、加强筋; 7、直线边; 8、内凹形圆弧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机夹切削打磨刀具,包括刀柄1和磨盘2,所述刀柄1固定设于磨盘2一侧中间位置,所述刀柄1内设有定位孔4,定位孔4贯通刀柄1和磨盘2,所述磨盘2另一侧外缘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金刚石刀头3,上述结构构成本发明主体结构。
所述定位孔4用于将本发明固定于机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主要发明点,所述金刚石刀头3的磨削边呈内凹形,由内凹形圆弧边8和连接于内凹形圆弧边8两端的直线边7组成。所述直线边7的夹角为100-150度,本实施例优选所述直线边7的夹角为120度。需要说明的是,各金刚石刀头3的磨削边同方向设置,与磨盘旋转方向一致。本发明有旋转打磨金属面时,被切削下的金属粉末,经金刚石刀头3汇聚于内凹形圆弧边8,便于定期集中去除,以免金属粉末对金属面造成划痕,极大地提高加工产品品质。
所述定位孔4与若干金刚石刀头3之间的磨盘2侧面上设有内凹圆区5,这样设置,可有效减轻本发明的质量,有利于提高转速,也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所述内凹圆区5内设有若干加强筋6,加强筋6可有效迷补内凹圆区5设置给本发明造成的强度下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雨田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雨田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7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