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路轴控药力均施式活血夹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7301.3 | 申请日: | 2013-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2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青林医疗器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路轴控 药力 均施式 活血 夹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路轴控药力均施式活血夹板。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在给患者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时所使用的夹板大多为普通的条状木板,只能起到简单的固定作用,不能够消肿止痛,不利于疾病的愈合康复,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人体骨骼骨折后一般需要采用骨科夹板或医用石膏进行固定,传统的骨科夹板或医用石膏只能对骨折的骨骼进行简单的定位,起到保障骨折部位稳定的作用。骨骼愈合的过程中,由于骨科夹板或医用石膏都不能被拆卸,即不能对骨骼部位进行直接用药,一般只能采用内用药物来辅助治疗。这种治疗存在病程长,骨骼愈合慢的缺点,并且内用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利于人体健康。
申请号为201220688425.2的“一种中医骨科夹板”将传统的骨科夹板与中药垫相结合,在固定骨折部位的基础上,通过药物对骨折部位进行局部直接治疗,力图到活血、化瘀、收敛、促愈合等功效,但此方案存在以下几点弊病:
1.由于中药垫与夹板直接固定,与皮肤接触的药粉在其药力被皮肤吸收后,其药性已经大大减弱,而位于中药垫背面的药粉虽然具有较强的药力,但由于其与皮肤的距离较大,其药效甚微。若将夹板拆开并更换药垫,操作会十分繁琐,而且还会影响骨骼的恢复。
2.中药垫长时间被压在皮肤上,会对毛孔造成一定的堵塞,造成汗液排放不畅,影响治疗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又能够人为控制药粉与皮肤的接触时间的多路轴控药力均施式活血夹板。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多路轴控药力均施式活血夹板,由绑带、尼龙搭扣、端轴孔、螺钉、左上框、控制杆、柄套、限位环、贮药筒、右边框、凹坑和下框构成。
其中,贮药筒由端轴、齿轮、筒筋、筒网和筒盖构成。筒筋是横截面为矩形的金属条,筒网是表面为弧形、厚度为0.1—0.2mm的金属网,筒筋和筒网沿圆周交替排列并焊接为一个圆筒,所述圆筒的左端与齿轮的右端焊接为一体,圆筒的右端与管状的筒口焊接为一体,筒口的右端与筒盖螺接。齿轮的左端有与齿轮同轴心且与齿轮为一个整体的端轴。所述圆筒中装满药粉。药粉的颗粒直径大于筒网的孔眼直径。
左上框是L形的构件,左上框与右边框和下框通过螺钉结合为一个矩形的框体。在左上框的长边的内侧壁上有多个等距排列的端轴孔,在下框的内侧壁上有与所述端轴孔数量相等并与端轴孔一一对应的圆柱形的凹坑。每一对彼此相对的端轴孔和凹坑之间设置一个贮药筒,贮药筒的端轴处于端轴孔中并与端轴孔成间隙配合关系,贮药筒的筒盖处于凹坑中并与凹坑成间隙配合关系。
控制杆的侧壁带有螺纹,控制杆位于贮药筒的齿轮的正上方,且与每个贮药筒的轴心线垂直,控制杆的左端插于左上框的内侧壁内并与左上框成间隙配合关系,控制杆的右端穿过右边框并与右边框成间隙配合关系,控制杆的右端粘接有橡胶材质的柄套。限位环位于右边框内壁的左侧并套于控制杆上,限位环的侧壁有穿过限位环的侧壁并插入控制杆侧壁内的紧固螺钉。所述控制杆的螺纹与其下方的齿轮的齿相互配合。在所述左上框和下框的外壁上粘接有多对绑带,每一条绑带的端部设有尼龙搭扣。
在安装夹板时,将由贮药筒、左上框、右边框和下框共同构成的板状体置于患处并将绑带通过尼龙搭扣逐一扣合。当皮肤与所述多个贮药筒的筒网紧密接触时,由于皮肤自身具有弹性,皮肤会从筒网的每一个孔眼向所述圆筒的内部凸起,每个孔眼中凸起的皮肤表面直接与圆筒内的药粉接触。与皮肤接触的药粉其药力逐渐被皮肤吸收,待2—3小时后握住柄套并旋转控制杆,随着控制杆的螺纹的转动,每个齿轮被螺纹带动并发生旋转,每个贮药筒随之旋转。之前与皮肤接触的药粉随贮药筒转动并离开皮肤,之前未与皮肤接触的药粉随贮药筒转动至与皮肤接触,这样就起到了方便更换药粉的作用。
采用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进步:
由于本发明只需要通过旋转控制杆就可以实现药粉的更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更加简便,不仅大大提高了更换药粉的操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无需在更换药粉时拆卸夹板,这样就避免了因反复拆卸夹板影响骨骼的恢复进程,因此本发明具备更高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贮药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青林医疗器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青林医疗器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7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煤灰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