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针体游离胸腔穿刺引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7307.0 | 申请日: | 2013-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3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青林医疗器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针体 游离 胸腔 穿刺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针体游离胸腔穿刺引流器。
背景技术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胸膜腔积液。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穿刺引流的方式治疗,通过胸腔穿刺抽液可以减轻患者压迫症状,缓解呼吸困难,对抽出的积液进行化验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现有技术对于胸腔积液患者的处理需要先由医护人员用两手指扩撑拉紧患者胸部皮肤,将皮肤拉紧以便于穿刺进针,然后将穿刺针垂直刺入胸内壁,用注射器通过穿刺针将胸腔内的积液抽出,抽液完成后用专制的胸膜活检针进行胸膜活检,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
现有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大多包括穿刺针和注射管,用注射管抽取患者胸腔内的积液,穿刺针刺入患者胸腔后其针体一般会游离,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针体固定装置,穿刺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将针体拔出,造成交叉感染,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的防针体游离胸腔穿刺引流器。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防针体游离胸腔穿刺引流器,由注射器、针筒套、操作筒、压柄筒、上压柄、下压柄、防滑垫、定位环和扩撑定位架构成。
针筒套套于注射器上,操作筒套在针筒套上,压柄筒套在操作筒上,所述的针筒套与注射器、操作筒与针筒套、压柄筒与操作筒均成间隙配合关系。在针筒套的底端是与针筒套为一整体的圆环形的定位环,定位环的底面有与定位环粘接为一体的橡胶圈。
所述的每一个扩撑定位架均由扩撑柄和扩撑条构成。扩撑条是圆弧形的金属条,扩撑条的上下表面均粘接有橡胶,扩撑条的两端的上表面分别与一条扩撑柄的一端铰接,每一条扩撑柄的另一端与操作筒的外侧壁的底沿铰接。三个扩撑定位架均匀分布于操作筒周围,每一条扩撑柄的内端都指向操作筒的轴心线。在每一个扩撑定位架的两扩撑柄之间都有彼此铰接的上压柄和下压柄,下压柄位于上压柄的下方,上压柄的上端与压柄筒的外壁的底沿铰接,下压柄的下端与所述定位环的上表面的边缘铰接。在下压柄的底面上有一个槽,橡胶材质的防滑垫镶嵌并粘接于所述槽中并凸出下压柄的底面。每一对相互铰接的上压柄和下压柄均指向操作筒的轴心线。
操作时,先将注射器向上提,使注射器的针尖处于针筒套的内部,然后将压柄筒向上提,使每一对相互铰接的上压柄和下压柄在竖直方向为一条直线。然后将操作筒向下滑动,使扩撑条的底部低于定位环的底部。然后将三个扩撑定位架的扩撑条的底部贴于进针部位周围的皮肤上并用力向下移动操作筒,三个扩撑条在扩撑柄的推动下将进针位置周围的皮肤向外推,使皮肤拉紧,然后将针筒套向下滑动,使定位环的底面压在皮肤上,然后再将压柄筒向下滑动,使上压柄和下压柄的相互铰接端向外运动,最终下压柄底面的防滑垫压在扩撑条的上表面上,三条上压柄和下压柄的折叠体成为沿着定位环径向连接扩撑条和定位环的三条筋,使扩撑条和定位环之间无法发送相对运动,然后将注射器向下运动,注射器下端的针尖垂直刺入胸内壁。
采用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进步:
1.由于本发明通过围绕操作筒均匀分布的定位支撑架将进针点周围的皮肤朝互成120°的三个方向均匀向外拉伸,这与现有技术中用手指拉紧皮肤的方式相比,使皮肤的拉伸程度更加均匀和彻底,更有利于进针。
2.由于本发明的上压柄、下压柄以及扩撑柄、拉撑条及针筒套共同构成了一个三脚支架形的构架,这就使注射器的轴心线与所述三脚支架的底面也就是进针点周围的皮肤保持垂直,因此本发明保证了穿刺针能够垂直刺入胸内壁,避免了针头在刺入患者胸腔后游离的情况发生。
3.由于本发明在定位环和拉撑条之间还有上压柄、下压柄的径向加固,使得所述三脚支架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在进行穿刺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01.注射器 02.针筒套 03.操作筒 04.压柄筒 05.上压柄 06.扩撑柄 07.下压柄 08.扩撑条 09.防滑垫 10.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防针体游离胸腔穿刺引流器,由注射器01、针筒套02、操作筒03、压柄筒04、上压柄05、下压柄07、防滑垫09、定位环10和扩撑定位架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青林医疗器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青林医疗器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7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