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收性制品用益生元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37358.3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0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韩海星;刘金英;许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科健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44 | 分类号: | A61L15/44;A61L15/42;A61L15/4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0399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性 制品 用益生元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益生元组合物。
背景技术
现已设计出的大多数种类的吸收结构不仅对于吸收体液如血、尿、月经等是有效的,而且使用时卫生舒适。这类制品一般包括某种可渗透体液的顶层材料、吸收芯和一种不可渗透液体的底层材料。现在已经在对这类制品的各种形状、尺寸、厚度方面进行改进,以便使它们使用时更加舒适方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吸收性制品的保健功能日益受到关注。
作为吸收性制品,其卫生学、毒理学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由于该类物品特定的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长达数小时的使用时间以及排泄物、分泌物混杂等综合因素,使一次性吸收性制品极易招致病菌污染,甚至成为病菌繁殖的温床。
根据研究表明,经血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细菌大肆孳生的“培养基”,而积存在卫生巾上的经血使会阴部湿度大大提高,透气性变差,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而普通卫生巾在连续使用两小时后,表层细菌总数可达107cfu/cm2,芯层是表层的十几倍。一些特殊职位的女性或者在夜间的时候,根本无法做到两小时就更换一次卫生巾,女性的健康情况令人担忧。
因此,具有抗菌功能的吸收性制品得到广泛关注。现有技术中,吸收性制品的抗菌性能获得主要通过
(1)抗菌基材,如无纺布、打孔膜经有机或无机抗菌剂抗菌整理后,然后应用于吸收性制品获得抗菌性能,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
(2)直接在吸收性制品生产过程中,采用喷洒液体抗菌组合物来达到抗菌的目的,但是喷洒过程中由于损失大,污染生产环境,而且所添加的液体制剂化学成分,是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人的体质不同,可能会有过敏现象产生。
益生菌群的生长对人体皮肤具有多种作用,首先,益生菌会参与皮肤皮脂腺代谢,形成一层乳化脂质膜,这层脂质膜由游离脂肪酸构成,它可以中和沾染皮肤上的碱性物质,抑制暂住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的定植、生长和繁殖,对皮肤自净其重要作用。其中,有层次并且有序地定植在皮肤上的益生菌群,犹如一层生物膜,不仅对机体裸露的表皮起了占位保护作用,而且与其他菌群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相互稳定和谐的生物屏障,提高皮肤免疫功能,保护机体健康。第三,皮肤表面的益生菌会分解产生磷脂、固醇类、角蛋白质等成分,可以被皮肤细胞吸收,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延缓老化和减少皱纹。
在正常平衡状态下,益生菌在皮肤表面的特定部位生长后,通过紧密与粘膜上皮细胞连接来占领位置,由于这些部位数量很大,在营养竞争中处于 优势,并通过自身代谢来改变环境的pH值或释放抗生素,来抑制外来菌的生长,对其他菌群有拮抗作用。
如果某些因素破坏了益生菌与有害菌之间的平衡,如皮肤环境轻微改变,使用抗生素、消毒剂和强效清洁剂的使用等因素都会对益生菌构成威胁。当益生菌与其他菌的数量和比例发生变化时,称为菌群失调。此时,益生菌减少,有害菌便会趁机繁殖并取代益生菌的位置,并能控制和影响皮肤的环境,使皮肤的pH值增加。这种pH值环境不利于益生菌的生长,因此益生菌的数量将进一步减少,皮肤的第一道屏障被破坏,若菌群失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皮肤就会出现红肿、炎症等临床症状,引起二重感染,导致皮肤伤害和老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吸收性制品中抗菌功能的不足,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递送的益生元组分,能帮助益生菌迅速恢复,使益生菌相对于有害菌更有优势,争夺营养,从而间接抑制有害菌,形成皮肤保护屏障,组织有害菌的侵入,从而对致病菌的定植产生拮抗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性制品用组合物,能够在制品使用期间,通过递送益生元组分,促使益生菌生长和保持平衡,强化益生菌群,及时皮肤的天然屏障被破坏,保护皮肤益生菌对于维持皮肤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发明的另一目的组合物能够被更便捷、有效的应用方式加载到吸收性制品上,而且加载到制品上后,使用期间能够被递送到所需部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收性制品用组合物,包括益生元、pH调节剂、茶多酚;
进一步益生元选自天然或合成低聚糖组成的组中: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酮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科健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科健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7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