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抱叉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7464.1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0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区思榜;黄意业;黄家胜;杨雪芹;蒋正忠;蒋小林;姬鹏举;覃忠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413 | 分类号: | E02F3/413;B66F9/18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抱叉,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抱叉。
背景技术
抱叉是装载机使用众多属具中较常用的一种,在林业、造纸业、石油业、钢铁业、建筑业、交通等等重要领域用于夹取物料、堆栈物料、放置物料的作用。抱叉通常包括上叉体和下叉体,下叉体大致呈横置的U字形,下叉体顶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的上叉体,上叉体的后端与液压油缸连接,通过液压油缸的驱动,上叉体绕销轴转动,上叉体的前部与下叉体的后部形成夹持部将被夹持物料夹持在上叉体与下叉体之间。现有的抱叉结构和功能难以满足当前多元化市场的需要,一种抱叉往往难以满足多种工况、多种物料或大小不同的物料夹持作业要求,例如用于夹持大尺寸的管材、圆木的抱叉由于上叉体收叉至极限位置时上叉体与下叉体的夹持部之间仍有较大的空隙,这种大的空隙往往在夹持下尺寸的管材、细长物件时遭遇困难,特别是少量物料时甚至会出现夹不紧而导致无法搬运的情况,这就导致使用者需要配备多种抱叉应对不同的工况,这不仅仅增加了制造厂家的负担和风险,也大大增加了客户的使用成本。另传统抱叉装料时多数靠机器惯性向前冲把物料送至下叉体,这种作业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影响装载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抱叉在夹持横向尺寸悬殊的多种物料时需要配置对应尺寸抱叉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可夹持径向尺寸悬殊的多种物料的多功能抱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多功能抱叉,包括大致呈横置U字形的下叉体和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在下叉体顶部的上叉体,上叉体的后端与液压油缸连接,下叉体的叉齿上设有可拆卸的指向上叉体且相对下叉体不可转动的副叉体。在本发明中,可将副叉体拆卸去除后,本发明抱叉可与普通传统抱叉一样夹持径向尺寸较大的管材或原木、柱体等物料,在对径向尺寸较小的物料如钢筋进行夹持装卸时,将副叉体安装在下叉体上,副叉体在下叉体上形成一个支叉,细长的物体则被上叉体夹持在下叉体叉齿前部和副叉体形成的支叉之中,细长物体能够得到很到地固定。从而应对横向尺寸悬殊的多种物料的夹持装卸,实现一叉多用。
在本发明中,副叉体设置在下叉体的叉齿的中部,副叉体与下叉体叉齿前部所成夹角为锐角,如此副叉体略微向前倾斜,在夹持物料时物料不会从副叉体的顶部翻越副叉体。
在本发明中,副叉体由夹持部和插装连接部组成,插装连接部位于夹持部的下部,用于插装在下叉体上形成不可转动连接,夹持部指向所述上叉体,其中插装连接部可以是由至少两个圆柱形的插接柱组成,下叉体上设有与插接柱对应配合的插装圆孔,插接柱插装在插装圆孔中,多个插装圆柱可防止副叉体相对下叉体发生转动。
在上述发明中,插装连接部还可以是横截面为凸多边形的插接柱,下叉体的侧面设有与插接柱对应配合的多边形插装孔,横截面为凸多边形的插接柱与相应的多边形插装孔配合也同样可防止副叉体相对下叉体发生相对转动。插接柱的横截面可以是正多边形,例如正三角形、正六边形等。采用横截面为正多边的插接柱时,在夹装径向大尺寸物料需要将副叉体拆卸时可将插接柱从插装孔中抽出,转动一定角度再插入到插装孔中,可以使得副叉体的夹持部隐藏在下叉体的侧面,这样既不影响大尺寸物料的夹持,同时又起到方便放置副叉体的作用。
在上述发明中,上叉体的前端至销轴的距离大于下叉体的叉齿前端至所述销轴的距离。这样在叉装物料时,通过上叉体的摆动可将被叉装物料刮送至下叉体上,实现叉装物料的自捡功能。上叉体前端绕销轴转动的轨迹不凸出至下叉体根部的叉齿底面之下,这样可防止上叉体摆动时其前端与地面产生刮擦造成地面或上叉体前端损坏。
在本发明中,下叉体的叉齿根部设有对上叉体限位的限位部,防止上叉体过渡往后摆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抱叉通过拆装副叉体,可分别实现径向尺寸悬殊的多种物料叉装,实现一叉多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抱叉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抱叉与装载机动臂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抱叉自捡物料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抱叉收叉限位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抱叉的下叉体的叉齿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抱叉左边下叉体上的左副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抱叉右边下叉体上的右副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抱叉左边下叉体上的左副叉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抱叉右边下叉体上的右副叉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7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饱水海绵吸能减振装置
- 下一篇:道路通行的地下工程施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