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吸收式易燃易爆气体检测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38462.4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8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董斌;林燕金;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美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建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吸收 易燃易爆 气体 检测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主动吸收式易燃易爆气体检测报警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比如厦门的BRT事件,陈水总带汽油上公交车,点燃后造成了47人死亡、34人受伤的重大案件,如果在公交车上安装一个易燃易爆气体检测报警器,一但有人携带易燃易爆的液体和气体上车,报警器就会报警,就能防止这类的事故发生。
现在使用的易燃易爆气体检测报警器主要由传感器和报警器组成,由传感器检测易燃易爆气体,然后通过报警器报警,存在检测灵敏度低的缺点。同时都采用被动吸收的方式,即:将传感器固定在一个位置,被动的等待易燃易爆气体扩散进入检测报警器后才对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和报警。由于易燃易爆气体扩散的缓慢性和随机性,加之环境中气流的影响,报警存在很严重的滞后性,甚至在险情发生以后还未采取报警,实用性差,严重威胁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故需要设计一种主动吸收式易燃易爆气体检测报警器来解决这一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主动吸收式易燃易爆气体检测报警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被动等待易燃易爆气体进入传感器,造成滞后报警或未报警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主动吸收式易燃易爆气体检测报警器,包括机架、主动吸气装置、进气管、气体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和报警装置,进气管固定在机架上,进气管的进气口比出气口大,主动吸气装置设置在进气管的进气口上,气体检测装置设置在进气管的出气口,气体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控制装置与报警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动吸气装置为风机。
进一步,所述气体检测装置上设置有恒温装置,所述恒温装置与气体检测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气体检测装置为半导体气体敏感器。
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自动放大电路和芯片,所述自动放大电路分别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和所述芯片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灯和报警喇叭。
进一步,还包括远程报警装置,所述远程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远程报警装置包括信息传输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信息传输模块和所述定位模块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现场信息采集装置,所述现场信息采集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现场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摄像头和咪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增加了主动吸气装置,能主动吸收周围的气体,并将其送到气体检测装置上,增加了周围气体的流动,使远方气体也能进入气体检测装置,并且在相同时间内通过气体检测装置的气体量也大大增加,更容易检测出易燃易爆气体,解决了易燃易爆气体检测中气体分子扩散缓慢、方向随机等难题,大大增加了仪器的检测范围和灵敏度。
2、进气管采用进气口大出气口小的倒金字塔形状,进气口比较大就可以采用大功率的主动吸气装置,大功率的主动吸气装置吸气能力更强,通过气体检测装置的气体就更多,检测灵敏度也就更高,同时,小的出气口,可以最大限度的让进入进气管的气体集中经过气体检测装置,同样能提高检测灵敏度。
3、控制装置中设置自动放大电路,自动放大电路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大小,自动控制功放的增益,小信号时,采用较大增益,使输出的信号不至于太小,大信号时,采用较小增益,或者进行限幅,使输出的信号不至于过大。
4、在气体检测装置上连接有恒温装置,恒温装置可以制热也可以制冷,在温度低时,恒温装置制热为气体检测装置供热,在温度高时,恒温装置制冷为气体检测装置供冷,可以确保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气体检测装置的工作温度恒定,确保气体检测装置的灵敏度和精度。
5、增添现场信息采集装置,可以收集现场信息,为事后收集证据提供帮助,也可以将现场采集到的信息通过远程报警装置向相关部门报警。
6、远程报警装置可以在控制装置分析出有易燃易爆气体时,向远方的相关部门报警,相关部门可以通知最近的警察和救护车行动,在恐怖分子还没点燃易燃易爆气体时就进行控制,或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人员的疏散和救治,提高了相关部门的反应速度,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美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美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8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