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聚酯类树脂的熔体强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8935.0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6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召;郑安呐;陆甦晖;管涌;危大福;张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富元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91 | 分类号: | C08G63/91;C08G8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聚酯 树脂 强度 方法 | ||
1.一种提高聚酯类树脂的熔体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以含有活性官能团的单体作为第一单体,以另外一种或多种单体作为共聚单体,制备含活性官能团的共聚物中间体,该共聚物中间体中的活性官能团具有明确的位置和数量;
B、通过溶液反应或者熔融共混反应,利用含活性官能团的共聚物中间体将聚酯类树脂的分子进行偶联,使得聚酯大分子产生支化结构,从而提高聚酯类树脂的熔体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聚酯类树脂的熔体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含活性官能团的共聚物中间体,是以含有活性官能团的单体作为第一单体,以另外一种或多种单体作为共聚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乳液聚合、离子聚合或者配位聚合制备成含活性官能团的共聚物中间体,并且在聚合过程中对含活性官能团的单体的位置和数量进行控制和调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聚酯类树脂的熔体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中间体的结构为线型、星型、梳型或超支化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聚酯类树脂的熔体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活性官能团的单体选自丙烯酸、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富马酸、衣康酸、十一碳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异氰酸酯或丙烯酰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聚酯类树脂的熔体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单体选自苯乙烯、丁二烯、二乙烯基苯、α-甲基苯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聚酯类树脂的熔体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含活性官能团的单体的位置和数量进行控制和调节,是通过采用活性自由基聚合、活性阴离子聚合或阳离子聚合的聚合方法来实现,或采用调节含活性官能团的单体与共聚单体的竞聚率的方法来实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聚酯类树脂的熔体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利用含活性官能团的共聚物中间体将聚酯类树脂的分子进行偶联,采用的原料及用量如下:
(1)100重量份的聚酯类树脂;
(2)0.1~20重量份的含活性官能团的共聚物中间体;
(3)0~10.0重量份的催化剂但不为零;
所述的溶液反应包括如下步骤:将聚酯类树脂加入到溶剂中,逐步升温,并搅拌,形成5%-15%的均匀液体,鼓氮气排除氧气后,一次性加入含活性官能团的共聚物中间体和催化剂,维持温度反应0.1~5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溶液降温,经过滤、干燥后得到偶联后的支化聚酯类树脂;
所述的熔融共混反应包括如下步骤:将干燥后的聚酯类树脂、含活性官能团的共聚物中间体和催化剂在高混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哈克、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密炼机、班伯里混合机或开炼机中,于130℃-350℃下进行熔融共混反应,反应时间为1min-30min,将产物冷却、切粒,制得偶联后的支化聚酯类树脂。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提高聚酯类树脂的熔体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类树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乳酸。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聚酯类树脂的熔体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锑系催化剂、硼系催化剂、铁系催化剂、铬系催化剂、金属羧酸盐类催化剂、锡系催化剂、六次甲基四胺或季铵盐类催化剂。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聚酯类树脂的熔体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六氟丙酮、六氟异丙醇、三氟乙酸、邻氯苯酚、硝基苯、间甲基苯酚或苯酚/四氯乙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富元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富元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89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变热泵系统
- 下一篇:一款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自助式智能点餐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