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继电保护系统一体化调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39077.1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6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束龙胜;郎强;高峰;杨先忠;刘雪侠;吴小春;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8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变电站 综合 自动化 保护 系统 一体化 调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领域,具体是基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继电保护系统一体化调试方法。
背景技术
继电保护在电气设备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保护着设备本体的安全,而且还保障了生产的正常进行。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提高继电保护的正确动作率,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要求。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加强了继电保护的效能和可靠性,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重大作用,随着微机保护应用进一步推广,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可靠水平逐步趋向稳定,变电站的二次系统一般都会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原来为电磁型、晶体管型保护的常规变电站也逐步改造为综自站。可是由于各地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应用能力也不尽相同,影响了综自系统功能的发挥。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继电保护系统一体化调试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继电保护系统一体化调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前期准备阶段,了解整个站二次综自系统设备的数量及主要功能;了解一次主结线;各间隔实际位置及运行状态;进行二次设备外观检查;检查各屏电源结法,并根据软件组态查看、设置装置地址;连接各设备之间通讯线;
步骤2、调试阶段,校验和调试一次、二次系统的电缆连接、保护和监控功能;
步骤3、试运行阶段,观察系统运行状态,记录存在的问题;
步骤4、调试收尾阶段,针对试运行期间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消缺处理,并监控软件的数据,备份和变电站资料的整理交接。
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关控制回路的调试
步骤2、断路器本身信号和操动机构信号的检查
步骤3、开关量状态的检查,逐一拉合一次侧断路器、隔离开关,观察后台机的反映。
步骤4、主变压器本体信号的检查
步骤5、二次交流部分的检查
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合上直流屏开控制电源、储能电源或者合闸电源,检查一次开关侧储能电源或合闸电源保险是否合上;合上装置电源开关和控制回路开关,手动逐一分合断路器,检查控制回路、断路器位置指示灯颜色是否正确,反应是否正常。
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检查弹簧操动机构,弹簧储能信号机报警音响是否正确,在后台上重合闸充电标志是否显示;检查液压操动机构,压力信号是否齐全,在后台上显示的事件名称、时间、音响报警是否正确;检查断路器气体压力信号,在后台上显示的事件名称、时间、音响报警是否正确。
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检查主变压器本体瓦斯、温度、压力信号在后台机上的反映是否正确;检查主变压器分接头档位和调节分接头过程在后台机上的反映是否正确;检查变压器温度在后台机上的反映是否正确。
所述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用升流器在一次侧对A、B、C三相分别加单相电流,对二次电流回路进行完整性检查;在装置面板查看保护电流回路数值、相别和测量回路电流数值、相别是否正确;在电能表屏用钳型表测量计量电流,在后台机查看电流显示是否正常。
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直流系统保护功能的调试、监控部分功能的调试、打印功能的调试、声音报警功能、远动功能的调试。
所述的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差动保护极性校验,在监控后台机上,调主变(差动)保护装置采样值,通过参看采样数据中的差流相数据的大小判断差动极性,或者通过对各相电流的波形分析差动极性;
步骤2、带方向保护的方向校验,线路带一定负荷之后,在后台机上调采样值,通过观察同一时刻相电压与同相电流之间的电压电流数据分析;
步骤3、后台机检验。
所述的步骤3后台机检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检查后台显示电压、电流是否正确。显示不正确,看后台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变比设置是否正确,再查看二次接线是否有误,电流互感器是否封死;
步骤2、检查后台机显示线路、主变侧功率是否正常;
步骤3、后台机显示断路器、隔离开关位置是否正常;
步骤4、后台电量数据是否正常;
步骤5、调度端显示遥测、遥信、遥脉数据是否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9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