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液态膜太阳能腔式吸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9707.5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7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游思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思梁 |
主分类号: | F24J2/23 | 分类号: | F24J2/23;F24J2/4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9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液态 太阳能 吸热 | ||
1.一种高温液态膜太阳能腔式吸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耐高温绝热腔体(1),该耐高温绝热腔体(1)一侧的上部设置有液体工质入口(2),该耐高温绝热腔体(1)另一侧的下部设置有液体工质出口(7),所述的液体工质入口(2)处设置有高位成膜装置(3),所述的液体工质出口(7)处设置有低位集液池(5)和高温液下泵(6),液体膜吸热面(4)倾斜设置于所述的耐高温绝热腔体(1)内,该液体膜吸热面(4)通过所述的高位成膜装置(3)与所述的液体工质入口(7)连接,该液体膜吸热面(4)通过所述的低位集液池(5)和高温液下泵(6)与所述的液体工质出口(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液态膜太阳能腔式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位成膜装置(3)包括2或3级第一缓冲槽(9),所述的第一缓冲槽(9)的底面均为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液态膜太阳能腔式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缓冲槽(9)之间由所述的溢出梗(10)分割,且该溢出梗(10)的表面为圆弧形表面,且近所述的液体工质出口(7)处的溢出梗(10)的高度低于近液体工质入口(2)处的溢出梗(10)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液态膜太阳能腔式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位成膜装置(3)包括2级第二缓冲槽(13),所述的第二缓冲槽(13)的底面为弧形,且近所述的液体工质出口(7)处的第二缓冲槽(13)的底部具有复数个相间隔的圆孔(14),液体工质(8)由该圆孔(14)流入所述的液体膜吸热面(4)。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高温液态膜太阳能腔式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沿各个所述的第一缓冲槽(9)或沿各个所述的第二缓冲槽(13)且远离所述的液体工质入口(2)的一侧设置有检修排空阀门(11),该检修排空阀门(11)与排空管道(12)连接,所述的第一缓冲槽(9)和所述的第二缓冲槽(13)均向所述的检修排空阀门(11)处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液态膜太阳能腔式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位集液池(5)包括缓冲室(15)和储液罐(18),所述的液体工质(8)由所述的液体膜吸热面(4)流入该缓冲室(15),所述的缓冲室(15)的内表面正对应于液体工质(8)的一侧为抛物线柱缓冲面(16),所述的缓冲室(15)的中央最低处设置有集液孔(17),该缓冲室(15)的底部均向中央倾斜,所述的集液孔(17)的下方设置有储液罐(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液态膜太阳能腔式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工质出口(7)处设置有高温液下泵(6),所述的液体工质(8)通过该高温液下泵(6)由所述的储液罐(18)泵出所述的液体工质出口(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液态膜太阳能腔式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高温绝热腔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折流板(19),所述的折流板(19)平行于水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液态膜太阳能腔式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膜吸热面(4)与所述的液体工质(8)接触的表面为锯齿形,该液体膜吸热面(4)的齿面宽度大于等于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液态膜太阳能腔式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膜吸热面(4)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40°。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液态膜太阳能腔式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孔(14)的直径为50~70mm,该圆孔(14)沿所述的第二缓冲槽(13)方向的间距为200~4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思梁,未经游思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97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兼具教学演示、实训与考核功能的三合一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拼音学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