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1310.X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0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亨;中村智树;山田泰之;佐藤敏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邸万杰;季向冈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计算机(电脑)等信息通信终端及电视接收机的显示器件,广泛使用具有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器或场发射显示器(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等的显示装置。例如,具有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通过使“封入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两个基板间的液晶分子”的取向变化,从而使“从背光源照射至液晶显示面板的光”的透过程度变化而显示图像。近年来,这种显示装置尤其利用于手机及智能手机,要求其薄型化。
作为这种显示装置,已知具有“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显示面板”和“粘贴于显示面板的一面的偏光片(即,偏振光片)”的结构。另外,在日本特开2010-26205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塑料基板上粘贴有“基体层和加强部件(即,增强构件)”的结构。
偏光片由于在成型时一边被加热一边向多个方向被拉伸而具有收缩各向异性。因此,例如在为“偏光片被粘贴于第一基板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由于向显示装置施加的温度上升,因而偏光片以与第一基板不同的幅度及方向收缩。
由此,第一基板越薄,“由偏光片的应力带来的影响”越大,例如可能产生“在显示面板产生翘曲”等不利情况。另外,在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显示装置那样具有加强部件的结构的情况下,显示装置的厚度增加与加强部件的厚度相应的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防止显示面板的翘曲,并且实现薄型化。
(1)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粘贴于上述第一基板的“与上述第二基板相反一侧的面”的、收缩率根据方向而不同的、用于防止反射的第一热收缩薄膜;和粘贴于上述第二基板的“与上述第一基板相反一侧的面”的、收缩率根据方向而不同的第二热收缩薄膜(film),
作为“上述第一热收缩薄膜的收缩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缩率的方向”的第一收缩方向,与作为“上述第二热收缩薄膜的收缩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缩率的方向”的第二收缩方向相同(即,第一收缩方向与第二收缩方向相同,该第一收缩方向为上述第一热收缩薄膜的收缩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缩率的方向,该第二收缩方向为上述第二热收缩薄膜的收缩方向中具有最大收缩率的方向)。
(2)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在(1)中,上述第二热收缩薄膜的上述第二收缩方向的收缩率,与上述第一热收缩薄膜的上述第一收缩方向的收缩率相等。
(3)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在(1)或(2)中,上述第二热收缩薄膜的外周,在俯视时位于上述第一热收缩薄膜的外周的外侧。
(4)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在(1)中,上述第二热收缩薄膜分割(划分)为多个带状体,上述多个带状体在与上述第二收缩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上述带状体的上述第二收缩方向的收缩率,比上述第一热收缩薄膜的上述第一收缩方向的收缩率大。
(5)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在(1)中,上述第二热收缩薄膜的上述第二收缩方向的收缩率,比上述第一热收缩薄膜的上述第一收缩方向的收缩率大,在上述第二热收缩薄膜,沿上述第二收缩方向设置有多个狭缝。
(6)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在(3)~(5)的任一项中,具有:配置于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一热收缩薄膜之间的、“粘合(即,贴合)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一热收缩薄膜的第一粘接层”;和配置于上述第二基板与上述第二热收缩薄膜之间的、“粘合上述第二基板和上述第二热收缩薄膜的第二粘接层”,上述第二粘接层的粘接力在上述第一粘接层的粘接力以下。
(7)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在(1)~(6)的任一项中,上述第二热收缩薄膜的厚度比上述第一热收缩薄膜的厚度薄(上述第二热收缩薄膜的厚度比上述第一热收缩薄膜的厚度小)。
(8)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在(1)~(7)的任一项中,上述第一热收缩薄膜为偏光片(即,偏光板)。
(9)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在(1)~(8)的任一项中,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由玻璃形成。
(10)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在(1)~(9)的任一项中,上述第二热收缩薄膜的“与上述第一基板相反一侧的面”,被金属膜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未经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13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