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克隆磨耗实验用磨耗轮及制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1930.3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4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曲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克隆 磨耗 实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阿克隆磨耗实验试样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阿克隆磨耗实验用磨耗轮,还涉及一种阿克隆磨耗实验制样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橡胶领域耐磨性能测试主要采用阿克隆磨耗测试方法,按GB/ T1689—1998要求,测定前应将试样两面打磨,使用粘合剂将其粘贴于胶轮上(要求不处于伸张状态)。但实际测试时,在试样制备过程中存在如下许多问题。
(1)过程复杂。试验样品的制备过程一般为:试样硫化→涂粘合剂→晾干→预磨。
(2)粘合效果不稳定。有时因粘合不牢使试样在磨耗过程中开裂,导致试验失败。
(3)粘合接头处理复杂。接头粘合一般采用双斜角接头方法,试验常常因接头处破坏而失败。
(4)结果受粘合操作影响大。试样因长度误差在贴合后处于不同的伸张或压缩状态,从而影响试验结果。
(5)磨耗轮重复使用。T1689—1998国标规定磨耗轮硬度在75-80之间,但是由于反复使用会出现偏差,并且在将实验胶条从磨耗轮上取下的时候容易造成磨耗轮质量损失,影响实验结果。
对于上述问题的改进,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制备阿克隆磨耗试验样品的方法,减少制作试样的步骤并有效减少测量数据之间的偏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阿克隆磨耗实验用磨耗轮和使用该磨耗轮进行制样的制样方法,减少了制作试样的步骤并有效减少了测量数据之间的偏差。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阿克隆磨耗实验用磨耗轮,所述磨耗轮由中间圆盘体、上圆盘体、下圆盘体组合而成,所述磨耗轮沿中间圆盘体的横向轴线上下对称;所述中间圆盘体的上、下分别设有一个上圆台、一个下圆台,中间圆盘体与两个圆台的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上圆台的上方和下圆台的下方的中心位置各设有一个固定轴;上圆盘体和下圆盘体的中心均设有孔,固定轴穿过孔将上、下圆盘体分别固定在上圆台的上方和下圆台的下方;所述中间圆盘体与上、下圆盘体的直径相同,所述上、下圆台的直径小于中间圆盘体的直径,所述中间圆盘体与上、下圆盘体之间各形成一个溢胶槽。
进一步地,所述磨耗轮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孔内设有内螺纹,固定轴上设有外螺纹,上、下圆盘体分别与上、下圆台的固定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的高度等于孔的深度。
一种阿克隆磨耗实验的制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实验胶条直接缠绕在磨耗轮上;
(2)将实验胶条直接在步骤(1)中所述磨耗轮上进行硫化,利用该磨耗轮的溢胶槽将废胶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磨耗轮由中间圆盘体、上圆盘体、下圆盘体组合而成,所述磨耗轮沿中间圆盘体的横向轴线上下对称;所述中间圆盘体的上、下分别设有一个上圆台、一个下圆台,中间圆盘体与两个圆台的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上圆台的上方和下圆台的下方的中心位置各设有一个固定轴;上圆盘体和下圆盘体的中心均设有孔,固定轴穿过孔将上、下圆盘体分别固定在上圆台的上方和下圆台的下方;所述中间圆盘体与上、下圆盘体的直径相同,所述上、下圆台的直径小于中间圆盘体的直径,所述中间圆盘体与上、下圆盘体之间各形成一个溢胶槽。
进一步地,所述磨耗轮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孔内设有内螺纹,固定轴上设有外螺纹,上、下圆盘体分别与上、下圆台的固定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的高度等于孔的深度。
进一步地,将实验胶条直接缠绕在中间圆盘体的上、下圆台处进行硫化,利用溢胶槽将废胶排出制得实验试样,将上、下圆盘体从中间圆盘体上拿下,带有实验胶条的中间圆盘体可直接用于阿克隆磨耗实验。
本发明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阿克隆磨耗试样,其磨耗体积小于传统制样法所测得的数值,同时数据间的偏差明显减小,提高了数据的稳定性,大大减少了阿克隆磨耗实验的实验误差;由于新方法采用的磨耗轮为金属材质,故而不会出现由于反复使用造成磨耗轮硬度以及质量等方面的变化;同时,不需要涂抹粘合剂,避免了粘合效果不稳定、粘合接头处理复杂、结果受粘合操作影响大等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中间圆盘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上(下)圆盘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圆盘体;2、中间圆盘体;3、下圆盘体;4、溢胶槽;5、孔;6、上圆台;7、下圆台;8、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赛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1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