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60度高清环视全景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2153.4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1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少军 |
主分类号: | G02B13/06 | 分类号: | G02B13/06;G02B13/00;G02B17/0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白冬冬 |
地址: | 13002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60 度高清 环视 全景 镜头 | ||
1.一种360度高清环视全景镜头,其特征在于:是由反射镜、正光焦度的透镜组和滤光片组成;反射镜为非球面反射镜;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60度高清环视全景镜头,其特征在于:透镜组的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组合为第一胶合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组合为第二胶合透镜;第一胶合透镜靠近物方,第二胶合透镜靠近像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60度高清环视全景镜头,其特征在于:滤光片位于所述第二胶合透镜之后,靠近像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60度高清环视全景镜头,其特征在于:镜头包括固定光阑,所述固定光阑位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60度高清环视全景镜头,其特征在于:反射镜具有凸向透镜组的第一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60度高清环视全景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具有凸向物方的第二表面和上下端为平面且中央位置凹向像方的第三表面,位于镜头的始端;第二透镜具有上下端为平面且中央位置凹向物方的第四表面和凸向像方的第五表面;第三透镜为双凹透镜,具有凹向物方的第六表面和凸向像方的第七表面;第四透镜为双凸透镜,具有凸向物方的第八表面和凸向像方的第九表面;第五透镜为双凸透镜,具有凸向物方的第十表面和凸向像方的第十一表面;第六透镜为双凸透镜,具有凸向物方的第十二表面和凸向像方的第十三表面;第七透镜为双凸透镜,具有凸向物方的第十四表面和凸向像方的第十五表面;第八透镜为双凹透镜,具有凹向物方的第十六表面和凹向像方的第十七表面;第七表面和第八表面为所述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胶合面;第十五表面和第十六表面为所述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的胶合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60度高清环视全景镜头,其特征在于:透镜组的所有表面均为球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60度高清环视全景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均为玻璃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60度高清环视全景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的折射率在n1范围为1.55< n1<1.75,色散v1范围为20< v1<40;第二透镜的折射率在n2范围为1.55< n2<1.75,色散v2范围为20< v2<40;第三透镜的折射率在n3范围为1.75< n3<1.95,色散v3范围为20< v3<40;第四透镜的折射率在n4范围为1.75< n4<1.95,色散v4范围为20< v4<40;第五透镜的折射率在n5范围为1.55< n5<1.85,色散v5范围为45< v5<65;第六透镜的折射率在n6范围为1.55< n6<1.85,色散v6范围为45< v6<65;第七透镜的折射率在n7范围为1.55< n7<1.85,色散v7范围为45< v7<65;第八透镜的折射率在n8范围为1.75< n8<1.95,色散v8范围为20< v8<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60度高清环视全景镜头,其特征在于:滤光片的至少一个表面镀覆有红外截止滤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60度高清环视全景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1.648,色散为33.84;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1.648,色散为33.84;第三透镜的折射率为1.923,色散为20.88;第四透镜的折射率为1.806,色散为33.27;第五透镜的折射率为1.569,色散为56.06;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为1.569,色散为56.06;第七透镜的折射率为1.670,色散为47.20;第八透镜的折射率为1.923,色散为20.8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少军,未经张少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21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