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面油污清理船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2154.9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2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树国;王丽艳;徐升智;邵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油污 清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油船,特别是涉及一种水面油污清理船。
背景技术
当水面发生大规模油类污染时,主要采取三种处理方式:一是使用除油剂,利用除油剂处理浮油,除油剂对生物有毒性,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二是使用围油栏限制油污扩散,再以人工方式捞取浮油,人工收集浮油方式投入大、效率低。三是燃烧处理,燃烧处理可有效清除油污,但易发生火灾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面油污清理船,采用连杆机构可调节吸油辊入水深度,提高吸油效率,采用物理方式去除油污,对环境没有二次污染,避免了人工除油对人体的伤害,实现了水面机械化油污清理作业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面油污清理船,所述清理船包括吸油辊、刮油刀、调节杆、集油槽、船体和电机,船体前方设有一吸油辊,在刮油刀下方开有流油沟,齿轮、齿轮、齿轮相互啮合,吸油辊与刮油刀相连,支架焊接在集油槽底部上,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的轴承座孔中,齿轮安装在轴上,连杆和调节杆铰接在集油槽两侧,船体尾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的一种水面油污清理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相连接。
所述的一种水面油污清理船,所述的蓄电池通过电线连接电机。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种结构形式的水面油污清理船,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避免了人工除油对人体的伤害,采用物理方式去除油污,对环境没有二次污染,适用日常水面油污清理作业,利于推广应用。
2. 本发明采用太阳能作为动力源,无公害,无污染。
3. 本发明采用连杆机构可调节吸油辊入水深度,提高吸油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 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中部件为:1吸油辊,2齿轮,3轴,4连杆,5驱动轮,6轴,7刮油刀,8流油沟,9从动轮,10轴,11支架,12调节杆,13集油槽,14船体,15齿轮,16电机,17齿轮。
水面油污清理船由吸油辊1、刮油刀7、调节杆12、集油槽13、船体14和电机16,船体14前方有一吸油辊1,在刮油刀7下方开有若干流油沟8,为保证刮油效果通过齿轮17、齿轮15、齿轮2啮合,实现吸油辊1与刮油刀7顺时针运转,工作时吸油辊1上吸附的油污被刮油刀7刮掉,油污经流油沟8流入集油槽13中。
水面油污清理船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水面出现大面积油污,需要对油污进行清理回收时,船体14到达需要清理水域,电机16产生动力经轴6带动齿轮17,齿轮17与齿轮15啮合,齿轮15与齿轮2啮合,齿轮2带动轴3从而使吸油辊1顺时针转动,使水面油污吸附在吸油辊1表面上,电机16同时通过轴6带动驱动轮5旋转,使得刮油刀7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刮下吸附在吸油辊1表面上的油污,油污经流油沟8流入集油槽13内,实现水面油污的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21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板太阳能发泡自动覆膜机构
- 下一篇:便携式钓鱼艇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