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废弃酱香型酒糟生产白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2570.9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7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总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东方明珠酒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G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5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废弃 香型 酒糟 生产 白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酒生产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废弃酱香型酒糟生产白酒的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酒糟是生产白酒后剩余下来的废弃物料,而生产白酒的原料多为稻谷、高梁、玉米等粮食,所产生的酒糟中一般都还含有8%左右的残余淀粉和3%左右的还原糖,在2%左右的纤维素中还含有氨基酸和有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通常情况下,酒糟可用来作为牲畜饲料利用,但随着现在牲畜专用饲料的出现,很多养殖场为了方便,加之酒糟作为饲料营养无法确保养殖的要求,对酒糟利用不再广泛采用,使很多酒糟成为废弃之物,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直接涉及企业效益的挖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酱香型酒糟生产白酒的方法,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现在白酒生产后的剩余酒糟资源,再次生产白酒,具有成本低、效益好的特点。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体生产方法如下:
步骤1、取粉碎的玉米粒,加入清水蒸煮熟至粘连的糊状,冷却为自然常温后,加入糖化酶混合均匀,封闭6~8小时,培养成为玉米酶液待用;所述糖化酶用量按酒糟与其他物料混合后重量的万分之五配置,糖化酶加入玉米糊中的加入量按玉米糊重量的1~6%的取任意值;
步骤2、将新鲜酒糟摊开散热至常温待用;
步骤3、按酒糟重量取20%重量份的稻谷壳放入酒甑中蒸20分钟取出散热至常温待用;
步骤4、将步骤1、2、3所加工的物料混合均匀后,按总重量取60%重量份的常温清水加入混合拌匀;
步骤5、将混合拌匀的物料放入发酵池,密闭发酵15天;
步骤6、将发酵后的物料放入酒甑中按正常蒸馏方式提取白酒即为成品。
步骤1中的玉米粒其细度为20目。
步骤1中糖化酶中加入玉米糊时,先用含糖量2%的常温糖水兑入活化2~13小时,糖化酶占糖水重量的20~50%。
步骤2中新鲜酒糟为粮食正常放酒出甑后当天的酒糟,是指不放至第二天的酒糟。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将现在生产白酒后的废弃酒糟,采用一个完整和科学合理的工艺方法,所生产的白酒经过头尾勾兑后,可产出酒度≥50%vol的白酒,所产白酒成本只相当于利用粮食生产白酒成本的五分之一,且产量是正产六轮和七轮的总和,所产白酒质量可靠、效果极好,本发明充分利用废弃资源,既解决了现在酿酒行业大量废弃酒糟难以处理的问题,又通过再次利用可获取较好的效益,具有工艺先进可靠,投入产出比大,有利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等显著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本地酒厂所产酱香型废弃酒糟为原料作以下实施例:
具体生产方法如下:
步骤1、取粉碎的玉米粒,加入清水蒸煮熟至粘连的糊状,冷却为自然常温后,加入糖化酶混合均匀,封闭6~8小时,培养成为玉米酶液等用;所述糖化酶用量按酒糟与其他物料混合后重量的万分之五配置,糖化酶加入玉米糊中的加入量按玉米糊重量的1~6%的任意值;
步骤2、将新鲜酒糟摊开散热至常温待用;
步骤3、按酒糟重量取20%重量份的稻谷壳放入酒甑中蒸20分钟取出散热至常温待用;
步骤4、将步骤1、2、3所加工的物料混合均匀后,按总重量取60%重量份的常温清水加入混合拌匀;
步骤5、将混合拌匀的物料放入发酵池,密闭发酵15天;
步骤6、将发酵后的物料放入酒甑中按正常蒸馏方式提取白酒即为成品。
步骤1中的玉米粒其细度为20目。
步骤1中糖化酶中加入玉米糊时,先用含糖量2%的常温糖水兑入活化2~13小时,糖化酶占糖水重量的20~50%。
步骤2中新鲜酒糟为放酒出甑后的当天酒糟。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糖化酶为传统生产白酒的发酵料市场有售,可任意选用无锡、天津或宜昌等相关工厂生产的糖化酶即可。
本发明中所用酒糟为酱香型酒糟。
本发明中正产六轮和七轮是指酱香酒生产过程中,首次第一轮蒸馏后的酒糟再加糖化酶发酵后再蒸馏为正产二轮酒,正产二轮酒糟再加糖化酶发酵后再蒸馏为正产三轮酒,以此类推至正产七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东方明珠酒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东方明珠酒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25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