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防盗锁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2625.6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3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邓新文;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安尔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04 | 分类号: | H04M11/04;H04M11/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一兵;蔡晓军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防盗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民用安全设备,更具体地,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效保护使用者财产安全的电子防盗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盗锁多从钥匙的机械结构上为重点,对钥匙孔位进行组合设计,当发生非规范开锁操作时,不能及时进行报警等防范行动,使财产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另,目前指纹开锁、密码开锁、声控开锁、遥控开锁等装置不够严谨,其保护措施不够完善,也需要对指纹开锁、密码开锁、声控开锁、遥控开锁进行有效检测及控制,达到对财产安全的更加完善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防盗防干扰的安全防盗锁,并且可以通过高品质的无线网络接收防盗锁信息,实现远程控制,利于保护使用者财产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手机防盗锁,包含有门外系统,门外系统包含有机械孔,门外系统经过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后连接锁芯机械传导装置,门外系统经过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后连接无线系统,无线系统包括有第二信号处理模块、无线模组,无线模组包含GSM模块、3G模块、4G模块与Wi-Fi模块,第二信号处理模块与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电性连接,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无线模组;门外系统包含有并联设置的指纹键、密码键、声控器、遥控感应器、摄像头其中之一或其组合,并联设置的指纹键、密码键、声控器、遥控感应器、摄像头(其中之一及其组合)连接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锁芯机械传导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为防盗报警检测及控制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包含MCU主控单元,GSM模块包含有SIM卡,3G模块包含有RUIM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模组还包含低频模块,低频模块为27MHZ模块、315MHZ模块或433MHZ模块其中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械孔连接锁芯机械传导装置,机械孔连接第一信号处理模块。
本发明的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接收防盗锁的情况,使用GSM模块、3G模块、4G模块和手机绑定,安全方便;当出现密码输入错误、钥匙不规范开锁、撬锁等危险情况时,通过无线系统自动发送报警信息给设定手机,自动给绑定手机发出报警电话或短信。本发明还可使用设定手机不限距离遥控开锁。可与设定手机双向通话,其安装方便,安全有效。
机械方式开锁的时候,机械孔会给一个信号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信号处理模块会给第二信号处理模供电,开启无线系统,并通过无线模组传输数据;非规范开锁方式如果连续出现错误开锁指令时,第一信号处理模块会给第二信号处理模块供电,开启无线系统,并通过无线模组传输数据;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可以通过无线模组与手机无线终端双向通讯,也可以和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双向通讯,能够实现门外系统的声控器与手机无线终端双向对讲功能。
本发明的无线模组包含GSM模块、3G模块、4G模块、Wi-Fi模块与低频模块,通过高品质的无线网络快速获得并反馈开锁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的原理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的系统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门外系统100、指纹键101、密码键102、声控器103、遥控感应器104、机械孔105、摄像头17、无线系统201、第二信号处理模块203、无线模组204、第一信号处理模块301、锁芯机械传导装置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本发明的功能包括使用GSM模块、3G模块、4G模块(无线模组204)和手机绑定,安全方便;当密码键102密码输入错误、机械孔105钥匙不规范开锁、撬锁时,通过无线系统201自动发送报警信息给设定手机;还可使用设定手机不限距离遥控开锁,并可与设定手机双向通话。
无线模组204包含GSM模块、3G模块、4G模块、Wi-Fi模块与低频模块,低频模块为27MHZ模块、315MHZ模块或433MHZ模块其中之一,通过无线网络快速获得并反馈开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安尔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安尔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2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磁场监测功能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挤压铸造机的油路改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