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杉醇硅质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2881.5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5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曹众;张春阳;蒋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31/337;A61K47/2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杉醇 质体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化疗是目前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但目前的化疗药物以游离方式进入人体后不仅对肿瘤细胞有杀灭作用,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从而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临床上抗癌药物的副反应主要表现在: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等。有些药物对心脏、肝脏有明显的毒性,这些毒性作用增加了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痛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抗癌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脂质体作为诊断和治疗药物的载体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脂质体已经被用来包裹各种亲水的和疏水的抗癌药物。但是脂质体最大的缺点是化学和物理的不稳定性,脂质体囊泡容易破裂,其内容物抗癌药物在到达肿瘤部位之前过早地泄漏,达不到缓释的效果,严重影响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
硅质体是一种类脂质体,是由一个分子连接两个疏水性的碳链和一个亲水性的有机硅烷分子组成的新型脂质分子,这种分子在水中通过溶胶-凝胶和自组装过程形成囊泡,囊泡表面覆盖有纳米级厚度的无机硅酸盐壳层,用稳定的Si-C键将无机层和有机二分子体连接在一起。
硅质体与传统的脂质体囊泡相比,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囊泡结构,是有机-无机的杂化材料。与传统的常规脂质体相比,硅质体表面的硅氧烷网络显著增加了脂质体的稳定性,对表面活性剂、酸碱都有很好的稳定性。硅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很好地解决了脂质体的种种不足,但同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硅质体粒径分布范围较宽,用常规制备方法无法使其粒径均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未来的实际应用。如果能精确控制其粒径范围,将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粒径均一、稳定性强、可负载亲水性和疏水性抗癌药物于一体的硅质体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针对目前脂质体和硅质体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模板法制备得到一种新型药物载体——硅质体微胶囊。模板法制备得到的中空微胶囊的尺寸更易控制、也更为均匀。将很好地解决硅质体稳定性差、粒径分布不均一、不可控的缺点。硅质体微胶囊的外表面是类脂质体的双层膜结构,中间是水相,所以既可以包裹水溶性抗癌药物又可以包裹脂溶性抗癌药物。具体如下:
一种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无机复合脂质与疏水性药物共同溶于有机溶剂中,旋转蒸发去除有机溶剂,形成一层脂质薄膜;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为紫杉醇、多西他赛、喜树碱、羟基喜树碱或长春新碱;
(2)将CaCO3模板微球溶液加入到脂质薄膜中,孵育;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水浴超声;
(4)超声后得到的溶液室温静置,待模板微球表面形成无机硅酸盐壳层;
(5)将表面覆盖有机-无机复合脂质的CaCO3模板微球,用0.02M 的EDTA溶液或pH=4的乙二酸溶液将CaCO3模板微球除掉,即得到硅质体微胶囊;
(6)将硅质体微胶囊在与水溶性药物共同孵育得到包裹亲水性药物的微胶囊;水溶性药物为盐酸阿霉素、柔红霉素、阿糖胞苷、顺铂或5-氟尿嘧啶。
在上述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甲醇、乙醇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
在上述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有机-无机复合脂质的结构如有机-无机复合脂质1或2:
有机-无机复合脂质1:
有机-无机复合脂质2:
或者。
在上述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所述的孵育温度为40℃~45℃,孵育时间为30min。
在上述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的超声功率为100W,超声时间为5~1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28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子压圈
- 下一篇: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故障智能控制切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