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无线鼠标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42937.7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5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太强;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徊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无线 鼠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无线鼠标。
背景技术
鼠标是一种很常用的电脑输入设备,它可以对当前屏幕上的游标进行定位,并通过按键和滚轮装置对游标所经过位置的屏幕元素进行操作。鼠标的使用是为了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来代替键盘那繁琐的指令。常见的鼠标只提供三个自定义按键,即左键、右键、滚轮。
在现有技术中,鼠标的功能单一,长时间使用造成手腕疲劳,血液循环不好,甚至引发关节炎。而且,鼠标本身不能连接存储设备,也不能进行数据存储,对于较大的文件人们习惯使用优盘或移动硬盘,这样优盘或移动硬盘便需要随身携带,容易遗忘且不方便。同时,手掌出汗会腐蚀鼠标,大大降低鼠标使用寿命。在计算机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现有的鼠标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无线鼠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按摩、防滑、存储功能与一身,便于操作,应用范围广,提高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无线鼠标,包括鼠标主体,鼠标左键,鼠标右键和滚轮,所述鼠标左键和所述鼠标右键分别设置在所述鼠标主体的顶面靠近前端处,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鼠标左键和所述鼠标右键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主体顶面中部设有按摩区,所述按摩区内均匀分布圆形凸起,所述鼠标主体左侧壁后部设有凹槽,U盘设置于所述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圆形凸起直径不大于3mm。
优选地,所述U盘为伸缩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鼠标主体左侧壁前部设有侧键。
优选地,所述鼠标主体顶面后部设有防护层。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按摩、防滑、存储功能与一身,便于操作,应用范围广,提高使用寿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鼠标主体 2、鼠标左键 3、鼠标右键
4、滚轮 5、按摩区 6、圆形凸起
7、侧键 8、凹槽 9、U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无线鼠标,包括鼠标主体1,鼠标左键2,鼠标右键3和滚轮4,鼠标左键2和鼠标右键3分别设置在鼠标主体1的顶面靠近前端处,滚轮4设置在鼠标左键2和鼠标右键3之间,鼠标主体1顶面中部设有按摩区5,按摩区5内均匀分布圆形凸起6,圆形凸起6对操作者的手掌起到按摩作用,有效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鼠标主体1左侧壁后部设有凹槽8,U盘9设置于凹槽8中。进一步地,圆形凸起6直径不大于3mm,U盘9为伸缩式结构,能够缩进凹槽8中,也能够从凹槽8弹出,鼠标主体1左侧壁前部设有侧键7,通过设置键位,可使侧键7替代键盘上的按键,让操作更加简便,节约时间,鼠标主体1顶面后部设有防护层,防止出汗腐蚀鼠标,延长鼠标使用寿命。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操作者使用该新型无线鼠标,通过按摩区5内均匀分布圆形凸起6,对操作者的手掌起到按摩作用,有效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U盘9设置于凹槽8中,U盘9为伸缩式结构,操作者需要进行数据存储时,弹出U盘9,插入电脑上的USB接口,进行数据传输,不用时将U盘9缩进凹槽8中,鼠标主体1左侧壁前部设有侧键7,操作者通过设置键位,可使侧键7替代键盘上的按键,让办公、游戏操作更加简便,节约时间,鼠标主体1顶面后部设有防护层,防止操作者长时间使用导致手掌出汗腐蚀鼠标,有效延长鼠标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徊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徊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2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能量转换装置
- 下一篇:来源于瓜类炭疽病菌的漆酶基因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