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胀芯式机械带压换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3984.3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杨小平;王树行;但永军;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工程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胀芯式 机械 带压换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闸阀更换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胀芯式机械带压换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田的开采逐渐进入中后期的开采阶段,在开采过程中,采油树及其阀门的工作环境恶化,不断地受到硫化氢的腐蚀,长时间遭受日晒雨淋,频繁开关阀门,致使阀门损坏,因此需要频繁地更换阀门。然而,在带压生产过程中,当采油树的阀门损坏后,更换工作比较困难。现有更换阀门的方法是将井压住后更换阀门,这样会使处于开采中后期的中低压井油层被压死或污染产层,压死后的复活费用昂贵并且复活困难,另外,排除压井对产层的污染更加困难;对于高压井而言,压井作业也具有极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胀芯式机械带压换阀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闸阀更换装置在更换闸阀的过程中存在的污染产层和压死油层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胀芯式机械带压换阀装置,包括固定架、顶杆、连接盘、推动盘、工艺法兰和密封法兰,在固定架与连接盘之间固定有不少于两个的双头螺杆,在连接盘上固定有不少于一个的液压油缸,在连接盘的中部有穿行孔,在液压油缸内有活塞杆,活塞杆与推动盘固定在一起,顶杆的右端固定在推动盘上,顶杆的中部位于穿行孔内,在顶杆的左端固定有胀芯密封堵塞装置,在连接盘左方的顶杆外侧套装有密封法兰,在密封法兰与胀芯密封堵塞装置之间的顶杆上有限位凹台,在限位凹台上固定安装有工艺法兰。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顶杆的轴线方向可有左右贯通的轴向注脂孔,轴向注脂孔与胀芯密封堵塞装置的内部相通,在顶杆的右端有与轴向注脂孔相通的泄压孔,在泄压孔的右方的轴向注脂孔内固定安装有单流阀,胀芯密封堵塞装置包括堵塞头、胀芯垫圈、胀芯密封圈和胀芯压帽,堵塞头呈左窄右宽的锥状,在堵塞头的中部外侧有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固定有两个胀芯垫圈,在两个胀芯垫圈之间固定有胀芯密封圈,在胀芯密封圈的内侧分布有凹槽,在与凹槽相对应的堵塞头上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均与凹槽和堵塞头的内部相通,在凹槽右方的堵塞头上固定安装有胀芯压帽,胀芯压帽与相邻的胀芯垫圈顶紧在一起。
上述连接盘上可固定有上液压油缸和下液压油缸,上液压油缸位于穿行孔的上方,下液压油缸位于穿行孔的下方,在推动盘的上部有与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相对应的上固定开口槽,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固定安装在上固定开口槽内,在顶杆的右部有固定槽,在推动盘的中部有与固定槽相对应的中固定开口槽,顶杆右部通过固定槽和中固定开口槽与推动盘固定安装在一起,在推动盘的下部有与下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相对应的下固定开口槽,下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固定安装在下固定开口槽内,上固定开口槽、中固定开口槽和下固定开口槽均开口朝向前方。
上述密封法兰可包括左法兰盘和右法兰盘,左法兰盘和右法兰盘通过泄压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在左法兰盘的右端内侧一体有内凹台,在内凹台内固定有组合密封装置,组合密封装置包括两个金属密封环,在两个金属密封环之间固定有不少于一个的V型密封圈和不少于一个的凸型密封圈,V型密封圈和凸型密封圈交替分布,在左法兰盘上固定安装有压力表。
上述工艺法兰的中部下侧可有开口朝下的U型槽,U型槽与限位凹台相对应,工艺法兰通过U型槽和限位凹台固定在顶杆上。
上述双头螺杆可包括第一双头螺杆、第二双头螺杆、第三双头螺杆和第四双头螺杆,第一双头螺杆和第二双头螺杆与固定架的前端和连接盘的前端均通过螺母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三双头螺杆和第四双头螺杆与固定架的后端和连接盘的后端均通过螺母固定安装在一起。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能够在带压条件下更换闸阀,在更换闸阀的过程中,能够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漏压,避免了压井更换闸阀对油层的污染和压死,从而避免了对压死油层的复活作业,同时避免了对污染油层的排污作业,节约了油气开采的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中堵塞头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处于工作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工程技术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工程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3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仪表装置的照明结构
- 下一篇:LED照明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