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模式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6347.1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5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邓欢;王琼华;刘尧;唐松;罗成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集成 成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成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虚模式集成成像3D显示技术。
背景技术
集成成像包括拍摄和显示两个过程,拍摄过程利用微透镜阵列拍摄3D场景的立体信息,获得微图像阵列,显示过程中,微透镜阵列与微图像阵列精密耦合,全真地重建出3D场景的立体图像。在集成成像中3D深度为中心深度平面与微图像阵列的距离,3D观看视角为单个图像元观看视角的公共区域,目前3D深度小和3D观看视角窄是制约集成成像3D显示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附图1所示,传统集成成像的 3D深度为中心深度平面I到微透镜阵列的距离l1,由高斯成像公式推导得出,
(1)
其中f1为微透镜阵列中透镜元的焦距,g为微透镜阵列到微图像阵列的距离,符号表示取绝对值。
如附图2所示,传统集成成像的3D观看视角θ1为,
(2)
其中p为微透镜阵列中透镜元的节距,D为观看距离,M为微透镜阵列在水平方向上包含的透镜元个数。
从公式(1)和(2)得出,在传统的虚模式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中,即g < f,当微透镜阵列的焦距f1不变时,随着微透镜阵列到微图像阵列的距离g的增大,3D深度会随之增大,而3D观看视角则会减小;然而随着微透镜阵列到微图像阵列的距离g的减小,3D深度会随之减少,而3D观看视角则会增大。因此,传统的虚模式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无法通过改变参数来同时增大3D深度和扩大3D观看视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虚模式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如附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图像显示设备、微透镜阵列和大口径成像物镜,图像显示设备上的像素经过大口径成像物镜成像后增大了3D深度,图像显示设备上每个图像元边缘的像素经过大口径成像物镜折射后增大了3D观看视角。
所述图像显示设备上的像素经过大口径成像物镜成像后增大了3D深度,如附图4所示。图像显示设备上显示微图像阵列,微图像阵列是M×N个图像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组成的二维阵列,微透镜阵列则是M×N个透镜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组成的二维阵列,图像元与透镜元的数目相同且一一对应,并保证微图像阵列与微透镜阵列的水平和垂直中轴线都分别对应对齐,设置该装置为集成成像虚模式显示方式,即微图像阵列与微透镜阵列的间距g小于微透镜阵列的焦距f1。图像元上的一个像素A发出的光线经过微透镜阵列折射后,成像于中心深度平面I上的像点A1,此时中心深度平面I与微图像阵列的距离为l1,之后,像点A1作为物,其发出的光线再经过大口径成像物镜折射,成像于中心深度平面II上的像点A2,此时中心深度平面II与微图像阵列的距离l2为
(3)
式中符号表示取绝对值,p为透镜元和图像元的节距,f2为大口径成像物镜的焦距,l2即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虚模式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的3D深度。
所述图像显示设备上每个图像元边缘的像素经过微透镜阵列和大口径成像物镜折射后增大了3D观看视角,如附图5所示,每个图像元边缘的像素发出的光线经过其对应透镜元折射后,再由大口径成像物镜折射,使得各图像元的观看视角不再互相平行,而是在空间中会聚,从而使得他们的公共区域变大,即3D观看视角θ2增大。因此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虚模式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扩大了3D观看视角。
优选地,在微图像阵列和微透镜阵列间加入光学栅栏,以消除串扰图像。
优选地,该装置满足式(4)和(5)以避免微透镜阵列折射的光线无法到达大口径成像物镜而造成的光线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63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