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6957.1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0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敬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敬侠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K36/855;A61P17/06;A61K35/32;A61K3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牛皮癣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牛皮癣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加之个人的年龄、发病的部位、健康状况的差异以及接受治疗的耐心程度不同,疗效存在明显差异。现有的治疗方法中多用外用药较为常见,此种疗法效果如何,尚且不论,但对于人体某些个别部位施药极为不便,且也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好,不复发,不含任何化学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治愈率高的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内服有效治疗牛皮癣。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组份的原料组成:
生地黄、牛角、苦参、大青叶各10-15克,白花蛇舌草、冬虫草、丹皮各8-10克、当归、蒲公英、穿山甲、菊花各5-8克。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组份称取上述原料清水洗净;
2、将洗净的原料置于器皿内按1:2加入清水煮沸,沸后文火煎熬半小时;
3、滤出药渣取药汁待用。
患者每日一剂,分早晚内服,15日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所用药物主要药理功效:生地黄:清热凉血,壮热神昏;牛角:凉血止血,清热解毒;苦参: 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当归:增强免疫力;蒲公英:利湿;白花蛇舌草:解毒退肿、止痛;冬虫草:能调节人体内分泌、加速血液的流动,进一步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活动趋于正常,并迅速清除乳酸和新陈代谢的产物,使各项血清酶地指标迅速恢复正常,达到迅速恢复机体功能的效果;丹皮:热散瘀;穿山甲:抗炎;菊花: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
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采用纯中药制作,内服使用时无任何毒副作用,经临床使用证实,治疗牛皮癣总有效率达9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及使用:
实施例1:按重量组份称取:生地黄、牛角、苦参、大青叶各10克,白花蛇舌草、冬虫草、丹皮各8克、当归、蒲公英、穿山甲、菊花各5克;清水洗净;将洗净的原料置于器皿内按1:2加入清水煮沸,沸后文火煎熬半小时,取汁,每日一剂,分早晚内服。
实施例2:按重量组份称取:生地黄、牛角、苦参、大青叶各15克,白花蛇舌草、冬虫草、丹皮各10克、当归、蒲公英、穿山甲、菊花各8克;清水洗净;将洗净的原料置于器皿内按1:2加入清水煮沸,沸后文火煎熬半小时,取汁,每日一剂,分早晚内服。
实施例3:按重量组份称取:生地黄、牛角、苦参、大青叶各12克,白花蛇舌草、冬虫草、丹皮各9克、当归、蒲公英、穿山甲、菊花各7克;清水洗净;将洗净的原料置于器皿内按1:2加入清水煮沸,沸后文火煎熬半小时,取汁,每日一剂,分早晚内服。
临床使用及案例分析:
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08-2012年门诊病例4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
2、临床诊断标准:牛皮癣发展过程中,皮损形态可表现为多种形式。一般开始皮损呈点滴状或上履云母状银白色鳞屑,去除鳞屑有淡红色透明发亮薄膜,轻刮薄膜有出血点,云母状银白色鳞屑,薄膜现和点状出血是本类型病的临床特征。急性期皮损多呈点滴状,鲜红色,瘙痒较着;静止期皮损常为斑块状或地图状等;消退朔皮损常呈环状、半环状;少数皮疹上的鳞屑较厚,有时堆积如壳蛎状。
疗效标准判定:患者服汁1个疗程30日后鳞屑剥落。
痊愈:原患处鳞屑剥落95%及以上;
有效:原患处鳞屑剥落50%及以上为有效;
无效:原患处鳞屑剥落50%以下为无效。
3、治疗结果分析: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牛皮癣患者结果如表1,共40例患者鳞屑剥落95%及以上的有34例。鳞屑剥落50%-90%的有5例,鳞屑50%以下的有1例。总有效率为98%,临床使用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药物后未出现任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表1本发明药物治疗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敬侠,未经王敬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6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城市污泥与作物秸秆联合固碳的方法
- 下一篇:减振控制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