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车轨道交叉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7257.4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1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施德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7/28 | 分类号: | E01B7/28;E01B2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车 轨道 交叉 设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施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平车轨道交叉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平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维护、承载能力大、污染少等优点,其广泛用于机器制造和冶金工厂,作为车间内部配合吊车运输重物过跨之用。但有时难以避免在同一平面上有双轨十字交叉,给两轨道上平车的正常通行带来麻烦和困难。
因此已知的平车的双轨十字交叉形式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平车轨道交叉设置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平车轨道交叉设置方法,包括两根轨道十字交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两根轨道分别开槽
根据车轮的轮缘宽度和轮缘高度确定轨道要切割的宽度和深度,使两根轨道在十字交叉位置分别在轨道上开槽,形成槽口;
b、设置衬垫钢板
在槽口下方设置厚度>30mm的衬垫钢板,钢板的长和宽尺寸≥槽口的长度,钢板和紧靠一侧的轨道分别焊接牢固,钢板下方和基础的预埋螺栓进行塞焊,并把钢板上表面打磨平整;所述钢板定位时确保钢板的上表面到轨道的上表面距离等于轮缘的高度,使车轮通过该轨道槽口时恰好是车轮的轮缘的外圆周表面和钢板的上表面上接触。
本发明的平车轨道交叉设置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衬垫钢板是耐磨钢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平车轨道交叉设置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平车轨道交叉设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
2、平车轨道交叉设置结构稳定,保障行车安全,可永久使用,不需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轨十字交叉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和轮子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1轨道,2第2轨道,3钢板,4预埋螺栓,5轨道,6轮子,W1为轨道切割槽的槽口宽度,W2轮缘宽度,D1轨道切割深度,D2轮缘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现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轨十字交叉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如图所示,所述第1轨道1和第2轨道2成十字交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和轮子结构示意图。第1轨道1和第2轨道2在十字交叉位置分别作不完全断开处理,就是分别根据平车轮子6的轮缘宽度W2和轮缘高度D2确定轨道要切割的宽度W1和轨道切割深度D1。相当于在轨道上开槽,此槽就是让行车轮的轮缘行经此处时恰好通过,并在槽口下垫好耐磨钢板3,其厚度为34mm,钢板的长、宽尺寸根据槽口的大小确定,并适当大于槽口的长度便于和轨道连接固定,并和紧靠一侧的轨道分别焊接牢固,以使钢板3和轨道2刚性连接,防止两者之间相对沉降而产生位移。钢板3下方和基础的预埋螺栓4进行塞焊,并把钢板上表面打磨平整。钢板3下方和基础的预埋螺栓4的作用也是保证钢板和轨道5的高差保持不变。钢板3定位时确保钢板的上表面到轨道的上表面距离等于轮缘的高度,使车轮通过该轨道槽口时恰好是车轮的轮缘的外圆周表面和钢板的上表面上接触,此时钢板临时代替轨道承受车轮的重量,使车轮顺利的的通过槽口。通过槽口后并能恢复正常轨道运行,因为车轮中间的踏面和轨道的上表面位置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车轮通过交叉槽口后它的踏面能准确地行驶上后面轨道,继续正常运行。另一侧的车轮和轨道是以同样的原理设置,所以另一方向的车轮也能通过。
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本发明的平车轨道交叉设置方法具有平车轨道交叉设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和平车轨道交叉设置结构稳定,保障行车安全的优点。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7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