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痤疮治疗作用的面部清洁用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47559.1 申请日: 2013-11-07
公开(公告)号: CN103550424A 公开(公告)日: 2014-02-05
发明(设计)人: 卜平;刘岐;胡荣 申请(专利权)人: 扬州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86 分类号: A61K36/86;A61K8/98;A61K8/97;A61K8/02;A61Q19/10;A61P17/10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卢亚丽
地址: 225009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痤疮 治疗 作用 面部 清洁用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和日用化学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座疮治疗作用的面部清洁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又名青春痘,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以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肤损伤为特点,70%~80%的患者集中在11~25岁的青少年。由于其主要发病于面部,不仅极大地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而且对青少年该阶段的心理变化有着较大的影响。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特别是在面部、背部以及胸部的皮脂腺分泌机能旺盛,从而使皮脂大量滞留在毛囊内;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易发生角质化亢进,肥厚的角质层向毛囊内剥落会阻塞毛囊皮脂腺导管,使得正常的皮脂排出受到抑制,大量的皮脂无法正常排出;一旦皮脂滞留在毛囊中,存在于毛囊中的痤疮丙酸杆菌和皮肤葡萄球菌就会大量繁殖,其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引起痤疮的发生。这些皮损还可融合形成大的炎性斑块和窦道等。炎症性皮损消退后常常遗留色素沉着、持久性红斑、凹陷性或肥厚性瘢痕。

目前防治痤疮主要通过日常护理和药物治疗共同进行。除了清洁皮肤、控制饮食等日常护理外,痤疮的西药治疗可以采取外用和内服两种方式。外用药物主要采用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类(克林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壬二酸、硫磺洗剂等。口服药物有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等)、异维A酸、抗雄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等,上述药物主要以单用或者联用进行治疗。往往副作用大,长期疗效欠佳。此外对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还可考虑采用物理治疗,如光动力疗法(PDT)、果酸疗法、激光治疗等。

祖国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有关于青春痘的记载。《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薄为鼓,郁乃痤。”《诸病源候论·面龅候》中记载:“面胞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龅,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也。”《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齄鼻》中记载:“肺风、粉刺、酒齄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齄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外科启玄》中记载:“肺气不清,受风而生,或冷水洗面,热血凝结而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中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由此可见,先人对该病已从病因病机、临证表现上有所认识。近代中医对青春痘病因的研究在传统肺热、风热、血热、湿热、冲任不调、肾阴不足、血瘀痰结等发病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临床所见,大致可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肝郁气结、瘀血阻滞、痰湿凝结、热毒蕴结、冲任不调等型。“热毒”、“血瘀”、“痰凝”是主要病理因素。

长期以来,中医中药治疗痤疮的独特有效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中国专利“一种治疗青春痘的药物”(申请号:200810166416.5)是将传统药物枸杞、麦冬、金银花和野菊花粉碎后服用,每日需服用两次,且携带不便;中国专利“一种治疗青春痘药物”(申请号:201110182051.7)和中国专利“一种治疗青春痘的中药物”(申请号:200810032105.X)均将传统中药水煎后服用,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不仅起效较慢,且携带服用均不便;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439972.7)将黄花地丁、芦荟、桃花用酒精浸泡后治疗青春痘,虽有效果,但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中国专利“治疗痤疮、暗疮、青春痘的药物”(申请号:200610041471.2)将连翘、栀子、丹皮、生地、赤芍、玄参粉碎后制备成丸剂内服,但服用剂量较大,且起效较慢。

上述专利虽采用传统中药治疗痤疮,但使用的剂型为传统的水煎液、丸剂或者町剂,这些机型存在使用不便、起效慢等不足,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采用传统中药治疗痤疮的新产品,该产品具有携带方便、起效快的特点。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7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