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取放薄片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48568.2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7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薄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放薄片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取放薄片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生产产品过程中,会需要在塑胶模具内放置薄片,以进行后续成型。例如为在生产笔记本电脑时,会需要在一些发光的位置放置lens(一种透光的镜片),以进行后续塑胶成型。目前对于该类lens的取放方式是人工取放。
然而,上述镜片的体积较小,人工取件时较不方便且效率低下,需要放置到模具相应位置又比较困难,并且放置时具有危险。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自动取放薄片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取放薄片结构,解决人工取放薄片操作困难、效率低下且存在危险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取放薄片结构,该自动取放薄片结构包括:
基板;
气动夹手,其一侧固定于所述基板上;
夹持治具,设于所述气动夹手一端,所述夹持治具上具有对应夹持所述薄片的仿形槽,所述夹持治具上具有间隙;
导向块,固定于所述基板上;
推动治具,其套设于所述气动夹手周围且与所述气动夹手间具有活动距离,所述推动治具两侧活动式设于所述导向块内,所述推动治具靠近所述夹持治具一端具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设于所述夹持治具的所述间隙内;
推动汽缸,固定设于所述推动治具远离所述夹持治具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薄片为一种透光的镜片。
可选的,所述薄片为笔记本电脑上指示灯位置的薄片。
相较于现有技术,利用本发明的自动取放薄片结构,于使用时,所述夹持治具在所述气动夹手的带动下打开,与薄片的位置对齐,所述气动夹手带动所述夹持治具闭合,所述夹持治具内的仿形槽夹起所述薄片,将所述自动取放薄片结构置于想要放置所述薄片的位置(例如为通过机械手臂放置于塑胶模具内),所述气动夹手带动所述夹持治具打开,所述推动汽缸推动所述推动治具,进而推动所述薄片置于模具内相应位置。从而可以达到自动取放,避免人工取放薄片操作困难、效率低下且存在危险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本发明的自动取放薄片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为本发明的自动取放薄片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为本发明的自动取放薄片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夹取状态示意图。
图4绘示为本发明的自动取放薄片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推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共同参阅图1、图2,图1绘示为本发明的自动取放薄片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为本发明的自动取放薄片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取放薄片结构,该自动取放薄片结构包括:
基板100;
气动夹手200,其一侧固定于所述基板100上;
夹持治具300,设于所述气动夹手200一端,所述夹持治具300上具有对应夹持所述薄片400的仿形槽,所述夹持治具300上具有间隙;
导向块500,固定于所述基板100上;
推动治具600,其套设于所述气动夹手200周围且与所述气动夹手200间具有活动距离,所述推动治具600两侧活动式设于所述导向块500内,所述推动治具600靠近所述夹持治具300一端具有推动部601,所述推动部601设于所述夹持治具300的所述间隙内;
推动汽缸700,固定设于所述推动治具600远离所述夹持治具300的一端。
其中,所述薄片400可以为一种透光的镜片。
其中,所述薄片400可以为笔记本电脑上指示灯位置的薄片。
请再参阅图3,图3绘示为本发明的自动取放薄片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夹取状态示意图。
利用本发明的自动取放薄片结构,于使用时,所述夹持治具300在所述气动夹手200的带动下打开,与所述薄片400的位置对齐,所述气动夹手200带动所述夹持治具300闭合,所述夹持治具300内的仿形槽夹起所述薄片400。从而达成所述薄片400被自动夹取。
请再参阅图4,图4绘示为本发明的自动取放薄片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推动状态示意图。
之后,将所述自动取放薄片结构置于想要放置所述薄片400的位置(例如为通过机械手臂放置于塑胶模具内),所述气动夹手200带动所述夹持治具300打开,所述推动汽缸700推动所述推动治具600,进而通过所述推动部601推动所述薄片400置于模具内相应位置。从而达成所述薄片400被自动推进所述模具。
综上,从而可以达到自动取放薄片400,避免人工取放薄片400时操作困难、效率低下且存在危险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85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